一、A1/A2 型题
1. 以下哪个不是大脑额叶病变可以出现的症状?( )
A.强握反射
B.运动性失语
C.精神症状
D.视野缺损
E.癫痫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 不属于脑室系统的是( )。
A.中脑脚间窝
B.左右侧脑室
C.第三脑室
D.第四脑室
E.中脑导水管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3. 关于突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又称终扣
B.人体内电突触占绝大多数
C.化学突触靠神经递质进行冲动的传递
D.体内最多的是轴-轴突触
E.体内最多的是树-树突触
答案:C
【解析】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感受器细胞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
特化的接触区域。神经元突起在接近其终末处常分成若干细支,细支的末端膨大形成突触
前末梢或称终扣。
4. 下列属于特殊内脏运动的核团是( )。
A.迷走神经背核
B.面神经核
C.动眼神经副核
D.下橄榄核
E.舌下神经核
答案:B
【解析】面神经核所支配的面部的骨骼肌是由鳃弓演化而来的,故属于特殊内脏运动。迷
走神经背核和动眼神经副核属于一般内脏运动核。舌下神经核为一般躯体运动核。下橄榄
核为非脑神经核。
2
5. 连接两侧半球新皮质的纤维是( )。
A.前连合
B.后连合
C.胼胝体
D.穹隆连合
E.上纵束
答案:C
【解析】胼胝体联系两侧额、顶、枕、颞叶等新皮质。前连合连接两侧嗅球和颞叶,穹隆
连合连接两侧海马。上纵束连接同侧的额、顶、枕、颞四个叶。
6. 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脑神经核为( )。
A.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
B.面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C.面神经核上部、舌下神经核
D.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
E.面神经核上部、疑核
答案:D
【解析】因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面神经核支配面上部肌的细胞群和疑核接受双侧皮
质核束的支配。而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支配。
7. 接受双侧皮质核束支配的肌是( )。
A.表情肌、咀嚼肌、眼外肌、腭肌和咽喉肌
B.表情肌、咀嚼肌、眼外肌、腭肌、咽喉肌和舌肌
C.额肌、眼轮匝肌、咀嚼肌、眼外肌、腭肌和咽喉肌
D.额肌、眼轮匝肌、咀嚼肌、眼外肌、腭肌、咽喉肌和膈肌
E.额肌、眼轮匝肌、咀嚼肌、眼外肌、腭肌、咽喉肌、膈肌和舌肌
答案:C
【解析】因为面下部的表情肌和舌肌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支配。支配膈肌的膈神经起自
颈 3~5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接受皮质脊髓束的支配。面神经核上部(支配面上部表情肌)
、三叉神经运动核(支配咀嚼肌)、动眼神经核、展神经核、滑车神经核(支配眼外肌)和
颏核(支配腭肌和咽喉肌)都接受双侧皮质核束支配。
8. 与端脑相连的脑神经是( )。
A.动眼神经
B.嗅神经
C.滑车神经
D.视神经
E.三叉神经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9. 关于脑神经进出脑的部位,正确的是( )。
A.延髓脑桥沟内有面神经
B.中脑脚间窝内有视神经
3
C.延髓锥体前方有舌下神经
D.小脑背面有动眼神经
E.小脑中脚有展神经
答案:C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10. 在大脑半球内侧面看不到( )。
A.中央旁小叶
B.胼胝体
C.距状沟
D.顶枕沟
E.角回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11. 与脊髓的第 7胸节相对应的椎骨是( )。
A.第 5 胸椎体
B.第 6 胸椎体
C.第 7 胸椎体
D.第 8 胸椎体
E.第 9 胸椎体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12. 从脑干背面发出的脑神经是( )。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展神经
D.面神经
E.前庭蜗神经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13. 小脑延髓池位于( )。
A.小脑和中脑之间
B.大脑与小脑之间
C.小脑和延髓之间
D.脑干与小脑之间
E.硬脊膜外隙的下端膨大
答案:C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14. 联系左、右大脑半球的纤维束是( )。
A.内囊
4
B.胼胝体
C.皮质核束
D.皮质脊髓束
E.内侧丘系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15. 肱骨中段骨折易伤及( )。
A.腋神经
B.正中神经
C.桡神经
D.尺神经
E.肌皮神经
答案:C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16. 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是( )。
A.面神经
B.上颌神经
C.舌咽神经
D.舌下神经
E.下颌神经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17. 关于大脑中动脉中央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布于大脑皮质
B.供应大脑髓质的深部
C.供应大脑的基底核、
D.几乎以垂直方向进入脑实质
E.供应内囊、间脑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18. 楔束( )。
A.传导对侧下半身的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冲动
B.传导对侧上半身的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冲动
C.传导同侧上半身的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冲动
D.传导同侧下半身的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冲动
E.传导同侧上半身痛、温觉和粗糙触觉冲动
答案:C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19. 距状沟两侧的皮质接受( )。
5
A.内侧膝状体的纤维
B.外侧膝状体的纤维
C.背侧丘脑前核群的纤维
D.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的纤维
E.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的纤维
答案:B
【解析】外侧膝状体发出视辐射,经过内囊的豆状核后部至距状沟两侧的皮质(视觉区)。
内侧膝状体的纤维至颞横回(听觉区)。背侧丘脑前核群的纤维主要投射到扣带回。背侧丘
脑腹后内、外侧核的纤维主要投射到中央后回的躯体感觉中枢。
20. 组成小脑上脚的纤维主要起自( )。
A.下橄榄核
B.顶核和中间核(球状核和栓状核)
C.对侧脑桥核
D.齿状核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小脑上脚是小脑的主要传出纤维,由齿状核发出,在中脑上丘阶段的被盖部左、
右交叉,止于红核和背侧丘脑。下橄榄核发出纤维越过中线行向对侧,与脊髓小脑后束等
共同组成小脑下脚,进入小脑。脑桥核发出纤维横行交叉至对侧,组成小脑中脚进入小脑。
顶核和中间核发出纤维至前庭神经核和脑干网状结构。
21. 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
A.兴奋与抑制
B.感受与处理信息
C.记忆与思维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E.正反馈和负反馈
答案:D
【解析】神经系统的调节活动是以反射的形式进行的。
22. 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
A.与直径成反比
B.与直径成正比
C.与温度无关
D.与刺激强度成正比
E.比无髓纤维传导慢
答案:B
【解析】有髓神经纤维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快。
23. 神经纤维的电生理学分类主要根据是( )。
A.传导速度和正后电位的差异
B.直径和负后电位的差异
C.直径和正后电位的差异
6
D.传导速度和电生理学特性的差异
E.正后电位和负后电位的差异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4. 关于突触后电位的特征,错误的叙述是( )。
A.电位大小随刺激的强度改变
B.有时间总和
C.有空间总和
D.是“全或无”的
E.以电紧张方式扩布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能抑制运动神经元是因为( )。
A.使膜电位超极化
B.使兴奋性突触的递质释放减少
C.改变神经元的阈电位
D.降低膜电导
E.缩短动作电位的时程
答案:A
【解析】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
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6.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共同特征是( )。
A.突触前膜均去极化
B.突触后膜均去极化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一样
D.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一样
E.产生的突触后电位的最终效应一样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7. 交互抑制的本质是( )。
A.去极化抑制
B.传入侧支性抑制
C.回返性抑制
D.树突-树突性抑制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一方面通过突触联系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另一方面通过
侧支兴奋抑制性中枢神经元,再通过后者的活动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
28. 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均属于( )。
7
A.周围抑制
B.突触前抑制
C.交互抑制
D.突触后抑制
E.去极化抑制
答案:D
【解析】突触后抑制有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两种形式。
29. 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的主要部位是( )。
A.纹状体
B.正中隆起
C.中脑
D.边缘前脑
E.丘脑底核
答案:C
【解析】多巴胺系统主要存在于中枢,包括黑质纹状体、中脑边缘系统和结节漏斗三个部
分。脑内的多巴胺主要由黑质产生,沿黑质-纹状体投射系统分布,在纹状体储存,其中以
尾核含量最多。
30. 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的起始核团是( )。
A.接替核
B.联络核
C.接替核和联络核
D.髓板内核群
E.髓板内核群和联络核
答案:C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31. 下列神经中支配舌肌运动的神经是( )。
A.舌下神经
B.舌咽神经
C.展神经
D.面神经
E.动眼神经
答案:A
【解析】舌下神经是运动性神经,支配舌肌。
32. 关于第一体感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中央后回
B.躯体投射是交叉性的
C.面部投射是双侧性的
D.总的安排是直立的
E.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的灵敏度有关
答案:D
8
【解析】总体安排是倒置的,但在头面部代表区内部,其安排是正立的。
33. 一侧枕叶皮质损伤,将引起视野( )。
A.双眼全盲
B.同侧眼全盲
C.对侧眼全盲
D.双眼同侧偏盲
E.双眼对侧同向偏盲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34. 正常人在安静、清醒、闭目状态时,所记录的脑电波形主要是( )。
A.α 波
B.β 波
C.δ 波
D.θ 波
E.α 波和 β 波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35. 慢波睡眠的特征是( )。
A.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
B.生长素分泌减少
C.多梦
D.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
E.对促进生长、恢复体力有利
答案:E
【解析】慢波睡眠有利于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
36. 优势半球是指( )。
A.体积较大的一侧半球
B.运动发达的一侧半球
C.与语言功能相关的一侧半球
D.就是右侧半球
E.与思维逻辑相关的一侧半球
答案:C
【解析】人类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等的。在主要使用右手的成年人,语言活动功能
主要由左侧大脑皮层管理,而与右侧皮层无明显关系。左侧皮层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
故称为优势半球。
37. 大脑皮质角回受损将导致( )。
A.运动失语症
B.感觉失语症
C.失读症
9
D.失写症
E.穿衣失用症
答案:C
【解析】失读症由角回受损所造成。
38. 关于电突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间隙较狭窄
B.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C.结构为缝隙连接
D.传递速度较快
E.单向传递
答案:E
【解析】电突触无突触前膜和后膜之分,一般为双向性传递;又由于其低电阻性,因而传
递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
39. 以下哪种感觉不经过特异性投射系统传入?( )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味觉
E.本体感觉
答案:C
【解析】嗅皮层随进化而渐趋缩小,在高等动物仅存在于边缘叶前底部,包括梨状区皮层
的前部和杏仁的一部分。嗅信号可通过前连合从一侧脑传向另一侧,但两侧嗅皮层并不对
称。此外,通过与杏仁、海马的纤维联系引起嗅觉的记忆和情绪活动。
40. 关于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发挥作用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电刺激时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
D.属多突触接替系统
E.不易发生传导阻滞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41. 脑电波的形成来自于大脑皮层细胞的( )。
A.皮质诱发电位
B.动作电位
C.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D.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突触后电位的总和
答案:E
【解析】皮层表面的电位变化是由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的。
10
42. 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
E.通过轴突树突突触的活动实现
答案:D
【解析】突触前抑制是通过突触前末梢处的轴突轴突式突触实现的,它引起突触前末梢去
极化,使传来的动作电位幅度变小。Ca 2+ 内流减少,以致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减少,引起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而发挥作用。它与突触后抑制(突触后膜产生抑制性突触
后电位)不同。
43. 关于脑波频率的测量,正确的是( )。
A.从每一个脑波的波峰到波谷
B.从上一个脑波波峰到下一个脑波波谷
C.从上一个脑波波谷到下一个脑波波峰
D.当一个脑波的前后起点不在一个水平时,如下降支的垂直高度达上升支垂直高度的
1/2,则作为一个测量
E.当一个脑波的前后起点不在一个水平时,如下降支的垂直高度不及上升支垂直高度的
1/2,则作为一个测量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44. 在 6波上重叠低波幅的快波称为( )。
A.复形慢波
B.多形性波
C.双相波
D.三相波
E.多相波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45. 前置放大器有几个输入端?(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E.多个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46. 通过描记校准电压的方波不能判断( )。
A.高频滤波是否合适
B.低频滤波是否合适
11
C.记录笔的阻尼是否合适
D.放大器灵敏度
E.采样率
答案:E
【解析】
通过测量描记出来的方波高度即笔的偏转,确定放大器的灵敏度;通过观察或测量校准方
波,还可判断高频滤波和时间常数是否合适及记录笔的阻尼是否合适等。
47. 国际 10-20 系统头皮脑电图电极安放方式的优点是( )。
A.电极数量少
B.电极位置的排列与头的大小和形状成比例
C.与大脑解剖部位吻合
D.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省略某些电极,如新生儿最少可保留 10个电极
E.参考导联可随意安放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48. 脑波分布方式的广泛性是指( )。
A.脑电活动左右半球相应区域频率基本对称,但左右脑波幅有差别
B.脑电活动左右半球相应区域频率基本对称,但左右及前后脑波幅有差别
C.脑电活动左右半球相应区域波幅基本对称,但左右脑频率有差别
D.脑电活动左右半球相应区域波幅基本对称,但左右及前后脑频率可有差别
E.脑电活动左右半球相应区域波幅及频率基本对称,但前后脑波幅可有差别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49. 关于波幅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波幅又称为电压,单位为 μV
B.波幅测量是从波谷至波峰的垂直距离
C.复合波测量最高峰至波谷的垂直距离
D.波幅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没必要每一脑波逐一测量
E.儿童脑波的波幅低于成人波幅
答案:E
【解析】小儿脑电图的波幅总体上比成人高出一个级别。
50. 躯体感觉的传导中枢在( )。
A.额叶
B.颞叶
C.顶叶
D.枕叶
E.岛叶
答案:C
【解析】大脑皮层感觉区分类:视觉区(位于枕叶)、听觉区(位于颞叶)、机体感觉区
(位于顶叶——中央后回)。
12
51. 灵敏度是指( )。
A.输入信号的电压
B.输出信号在记录笔上的反应
C.输入信号电压反应在记录笔上的距离
D.输入信号电压与输出到笔偏转的垂直距离的比值
E.输出信号的电压值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52. 癫痫发作是由( )。
A.脑内胶质细胞阵发性超同步化电活动的临床表现
B.脑内神经元阵发性超同步化电活动的临床表现
C.脑内胶质细胞阵发性非同步化电活动的临床表现
D.脑内神经元阵发性非同步化电活动的临床表现
E.脑内神经元和胶质细胞阵发性超同步化电活动的临床表现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53. 产生脑电活动节律的主要部位是( )。
A.新皮层
B.丘脑
C.脑干
D.苍白球
E.红核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54. 调节增益可改变( )。
A.输出信号电压
B.输入信号电压
C.输出信号电流与输入信号电流之比
D.输入信号电压与输出信号电压之比
E.输出信号电流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55. 关于神经元的膜电位,正确的是( )。
A.细胞外-60~-90mV
B.细胞内-60~-90mV
C.细胞内-90~-200mV
D.去激化后细胞内 50~90mV
E.去激化后细胞内 0~90mV
答案:B
13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56. 丘脑非特异性核团主要接受( )。
A.脑干网状结构传入的冲动
B.各种浅感觉冲动
C.各种深感觉冲动
D.平衡觉的冲动
E.各种躯体感觉的冲动
答案:A
【解析】脑干网状结构有上行和下行投射系统。上行投射系统接受各种特传入冲动以及躯
体和内脏来的各种传入冲动,最后由丘脑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到达大脑皮质;下行投射系
统到达脊髓,对其运动性活动产生易化和抑制两种作用。
57. 关于脑电图仪器电源的要求,正确的是( )。
A.尽量靠近头盒以保证前置放大器的供电
B.尽量靠近患者头部以免影响计算机主机的工作
C.尽量远离计算机以免干扰脑电图信号
D.尽量远离头盒和患者头部以免干扰放大器工作
E.尽量使用电源延长线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58. 脑电图频率分为四个主要频带,其中快波频带指( )。
A.β 频带
B.γ 频带
C.α 和β 频带
D.θ 频带
E.δ 频带
答案:C
【解析】临床脑电图分析的脑电波频率范围在 0.1~100Hz,主要集中在 0.3~70Hz。国际
上统一用希腊字母命名,将脑电波频率分为 α、β、δ 和 θ 四个主要频带,其中 α 和
β 频带又称快波频带,δ 和 θ频带称慢波频带。
59. 为防止脑电图仪器等电气火灾,下列需要注意的事项中不包括( )。
A.电器设备距离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
B.线路电器负荷不能过高
C.经常检查电器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D.经常用清洁剂擦拭电器设备
E.移动电器设备时先切断电源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60. 数字化脑电图仪的优点不包括( )。
A.导联设置及更换的便利
14
B.更多通道的记录
C.随时进行的回放及分析
D.记录和回放过程中各种参数的随时调整
E.费用低廉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61. 为了观察到额极(Fp)放电的位相倒置,最合适的连接方式是( )。
A.耳电极为参考电极的参考导联
B.采用平均参考电极的参考导联
C.纵联
D.环联
E.横联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62. 脑电图仪器设备因漏电着火后,下列灭火方式中,错误的是( )。
A.干粉灭火器灭火
B.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1211 灭火器灭火
D.用水灭火
E.用沙土灭火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63. 正常成人脑波中波幅标准为( )。
A.大于 100 微伏
B.25~75 微伏
C.75~150 微伏
D.150~300 微伏
E.大于 300 微伏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64. 在参考导联上(同侧耳电极为参考电极),FP2-A2 为等电位线,F4-A2 为
-100μV,C4-A2 为-150μV,P4-A2 为-100μV,O2-A2 为-20μV,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
A.负相信号位于 C4,并活化了耳电极
B.负相信号位于 C4,扩散到了F4、P4,仅在很小程度上影响了 O2
C.负相信号位于 O2,并扩散到了 F4、C4、P4
D.负相信号位于 FP2,并活化了耳电极
E.负相信号位于 F4、P4,并扩散到了 C4 和 O2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15
65. 慢纸速(15mm/s)不能用于( )。
A.全夜睡眠记录
B.观察间隔较长的周期性改变
C.新生儿的交替睡眠图
D.暴发性抑制波
E.癫痫样放电的识别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66. 新生儿和婴儿头围小,脑电图记录可适当减少记录点,但记录电极及参考电极总数不
应少于( )。
A.8 个
B.10 个
C.12 个
D.14 个
E.16 个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67. 脑内神经环路的连接形式不包括( )。
A.串联
B.并联
C.三角联
D.正反馈
E.负反馈
答案:C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68. 脑电活动的多灶性是指( )。
A.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邻的部位出现的特殊脑波
B.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时间出现的特殊脑波
C.三个或三个以上位于不同部位的脑波
D.三个或三个以上位于不同部位、相同时间出现的脑波
E.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邻的部位且不在同一时间出现的特殊脑波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69. 关于海马电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8~12Hz 的 α 活动
B.4~7Hz 的θ 活动
C.头皮很难记录到其电活动
D.海马内环路具有放大器效应
E.海马常常成为癫痫发作的起源地
16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70. 暴发—抑制是一种严重的异常脑电图现象,不见于哪种情况?( )
A.大脑皮层和皮层下广泛损伤
B.严重缺氧性脑损伤,如溺水
C.麻醉状态
D.Ⅱ期睡眠
E.大剂量中枢抑制性药物,如苯巴比妥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71. 关于闪光视觉诱发电位,错误的是( )。
A.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波形和潜伏期的正常值变异不大
B.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假阴性率高
C.受视敏度的影响小
D.常用于不能合作的病人
E.可以了解视网膜到视觉皮层通路的完整性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72. 关于参考导联和双极导联的区别,正确的是( )。
A.参考导联记录的是每个记录电极周围的绝对电位,而不是电位差
B.无论参考导联还是双极导联记录的都是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C.参考导联和双极导联都会受到耳电极活化的干扰
D.一个记录电极在参考导联上显示为负相波,那么在双极导联上也为负相波
E.双极导联的定位意义总是优于参考导联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73. 脑电图分析方法的基本要素描述正确的是( )。
A.频率和波形是对脑波同一特征的两种不同描述方式
B.周期和位相是对脑波同一特征的两种不同描述方式
C.位相和波形是对脑波同一特征的两种不同描述方式
D.波形和周期是对脑波同一特征的两种不同描述方式
E.频率和周期是对脑波同一特征的两种不同描述方式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74. 人类两种最基本状态是( )。
A.觉醒、睡眠
B.呼气、吸气
C.进食、排泄
D.睁眼、闭眼
17
E.健康、生病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75. 癫痫样放电( )。
A.是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B.单个神经元的异常动作电位即可形成放电
C.脑电图可以记录到所有的癫痫样放电
D.癫痫样放电一直向远处传播
E.癫痫样放电并不能表示大脑皮层兴奋性异常增高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76. 传导躯体神经运动的中枢在定位在大脑半球的( )。
A.中央后回和额中回下部
B.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C.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D.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E.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77. 不是数字化脑电图的优点( )。
A.单导联、分析灵活
B.存储方便,容量大
C.仪器小型化、高速度
D.不存在频率响应限制
E.不会受记录笔偏转范围的限制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78. 以下对于局部性癫痫异常脑区的定义错误的是( )。
A.刺激区是产生发作间期放电的皮层区
B.发作起源区是产生发作期放电的皮层区
C.致痫性损伤区是直接引起发作的脑结构性病变
D.症状产生区是产生癫痫性功能障碍的皮层区
E.功能缺损区是产生非癫痫性功能障碍的皮层区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79. 左手占优势是因为( )。
A.大脑左半球占优势
B.语言神经中枢在左半球
C.感知中枢在右半球
18
D.左手优势的人应该及时改为右手优势
E.左手优势的人反应比较慢
答案:C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80. 神经细胞兴奋时,形成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原因( )。
A.Na + 通道开放,Na + 内流,膜内变正,形成上升支
B.Na + 通道开放,Na + 外流,膜内变负,形成上升支
C.K + 顺浓度差外流,形成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上升支
D.K + 顺浓度差内流,形成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上升支
E.Ca 2+ 顺浓度差内流,形成动作电位上升支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81. 关于位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指的是波形与时间的关系
B.可出现正相波和负相波
C.可产生同位相信号和非同位相信号
D.90 度位相差时出现位相倒置
E.两侧半球可产生同位相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82. 下列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绝缘
B.增加接地体电阻
C.接地
D.接零
E.屏护
答案:B
【解析】增加电阻,发热量大,易燃和易熔断,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答案选 B。
二、B1 型题
1. (共用备选答案)
A.头皮电极
B.皮下电极
C.夹式电极
D.鼻咽电极
E.蝶骨电极
1.用来记录颞叶前段发放的检测的是( )。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常作为参考电极的是( )。
19
答案:C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3.适用于大多数常规记录,常可反复使用( )。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 (共用备选答案)
A.大地接地
B.受检者接地
C.正极接地
D.参考接地
E.负极接地
1.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是( )。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保证放大器电路正常工作的是( )。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3. (共用备选答案)
A.蝶骨电极
B.鼻咽电极
C.头皮电极
D.硬膜下电极
E.深部电极
1.可提高颞叶内侧或海马放电阳性率的常用常规脑电图电极是( )。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常用于记录海马、杏仁核、钩回等结构电活动的电极是( )。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4. (共用备选答案)
A.Na + 内流
B.Cl - 内流
C.Ca 2+ 内流
D.K + 内流
E.K + 外流
1.神经纤维动作电位降支形成的原因是( )。
答案:E
【解析】Na + 电导减小,形成峰电位的降支,K + 电导的增大使 K + 外向电流增强,加速了膜的
20
复极,也参与峰电位降支的形成。
2.动作电位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引起( )。
答案:C
【解析】当神经纤维传来的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造成接头前膜的去极化和膜上电压
门控 Ca 2+ 通道的瞬间开放,Ca 2+ 借助于膜两侧的电化学驱动力流入神经末梢内,使末梢内
Ca 2+ 浓度升高。
5. (共用备选答案)
A.额下回后部
B.额中回后部
C.缘上回
D.角回
E.中央前回
1.书写中枢( )。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视觉性语言中枢( )。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6. (共用备选答案)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下丘脑
1.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 )。
答案:D
【解析】中脑是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所在部位。
2.基本生命中枢位于( )。
答案:B
【解析】许多基本生命现象(如循环、呼吸等)的反射调节在延髓水平己能初步完成,因此
延髓有生命中枢之称。
7. (共用备选答案)
A.Hz
B.μV
C.bit
D.mm
E.ms
1.数字化脑电图的波幅分辨率表示单位是( )。
21
答案:C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数字化脑电图的波幅单位是( )。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3.数字化脑电图的脑波的时限单位是( )。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8. (共用备选答案)
A.耳电极参考
B.乳突电极参考
C.平均参考
D.中线参考
E.额极参考
1.易造成颞区脑电活动电压偏低的是( )。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可减少因参考电极活化造成的双侧半球活动不对称的是( )。
答案:C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大家在日常备考中有任何关于卫生资格考试的疑问都可以联系老师,
免费解答不用不好意思!陈老师微信:190084055
另外还有个好消息就是,卫生资格考试的题库可以免费领取啦!一百多个专业的都有!
也是加陈老师微信:190084055 备注免费领题库即可(部分科目有高频考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