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 [代码:203]
历年真题 人机对话 模拟试卷
免费下载

2020年初级护师考点速记(附例题解析)

2019-08-14 14:44:45 索微课堂

2020年初级护师必考知识点速记(附例题解析)

   2020年初级护师必考的知识点,为了更好的帮助学员记忆学习,索微课堂小编整理了初级护师能考到的考点,附带例题与解析,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2020年初级护师,希望对大家考试有帮助。


【考点 1】小儿腹泻正确补充液体

(1)口服 ORS 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严重呕吐者。累积损失量按轻度脱水 50ml/kg、中度脱水 80~

100ml/kg 喂服,于 4~6 小时喂完;继续损失量根据排便次数和量而定。一般每 1~2 分钟喂 5ml(约 1 小勺),

稍大的患儿可以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若呕吐,可停 10 分钟再喂,每 2~3 分钟喂 5ml。服用 ORS 液时应注意:

①服用 ORS 液期间应让病儿照常饮水,防止高钠血症的发生;②如果患儿眼睑出现水肿,应停止服用 ORS 液,改

用白开水;③新生儿或心、肾功能不全、休克及明显腹胀者不宜应用 ORS 液。

(2)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的患儿。应注意:

①输液速度过快易发生心力衰竭及肺水肿,速度过慢脱水不能及时纠正。

②补液中应密切观察患儿前囟、皮肤弹性、眼窝凹陷情况及尿量,若补液合理,3~4 小时应排尿,表明血

容量恢复。若患儿皮肤弹性及眼窝凹陷恢复,说明脱水已纠正。若尿量多而脱水未纠正,表明输入的液体中葡萄

糖液比例过高;若输液后出现眼睑水肿,说明电解质溶液比例过高。

③及时观察静脉输液是否通畅,局部有无渗液、红肿。

④准确记录第一次排尿时间、24 小时出入液量,根据患儿基本情况,调整液体入量及速度。

【例题】某小儿 3 岁,轻度腹泻三天,来院就诊,医生开医嘱让其口服 ORS 液。

1.该小儿累计损失量补充的计算方法为( )

A.60ml/kg

B.70ml/kg

C.80ml/kg

D.120ml/kg

E.50ml/kg

【答案】E

2.护士关于口服 ORS 液的错误指导是( )

A.患儿眼睑水肿时应停止服用

B.患儿眼睑水肿时改为白开水

C.明显腹胀者不宜使用

D.若患儿呕吐,可停 10 分钟再喂

E.口服 ORS 液期间患儿应禁水

【答案】E

【考点 2】输液速度及时间的计算

在输液过程中,每毫升溶液的滴数称该输液器的滴系数(滴/毫升)。目前常用静脉输液器的滴系数有 10、

15、20 三种型号。静脉点滴的速度和时间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已知液体总量与计划所用的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液体总量(ml)×滴系数]/输液时间(分钟)

2.已知每分钟滴数与输液总量,计算输液所需的时间。

输液时间(小时)=[输液总量(ml)×滴系数]/[每分钟滴数×60(分钟)]

【例题】住院病人钱某需输液 2000ml,计划 10 小时输完,所用输液器滴系数为 15,求每分钟滴数( )

A.50 滴

B.60 滴

C.70 滴

D.80 滴

E.40 滴

【答案】A

【考点 3】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溶液不滴

1.针头

①针头滑出血管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有肿胀、疼痛,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②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妨碍液体滴入,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滴注通畅为止;

③针头阻塞,折叠滴管下输液管,同时挤压近针头端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且无回血,则表示针头已阻

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2.压力 压力过低,输液瓶位置过低或病人肢体位置过高所致,可适当提高输液瓶位置或降低肢体位置。

3.血管 静脉痉挛,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注射部位上端血管,以缓解静脉痉挛。

(二)滴管内液面过高 取下输液瓶,倾斜液面,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于液面上,待溶液缓缓流下,直至滴

管露出液面,再将瓶挂于输液架上,继续进行滴注。

(三)滴管内液面过低 折叠滴管下端输液管,同时挤压塑料滴管,迫使液体流入滴管,直至液面升高至滴

管 1/2 处。

(四)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检査滴管上端输液管和滴管内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例题】护士梁某在巡回过程中发现某患者输液器小壶内液体不断自行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输液瓶位置过高

B.患者静脉痉挛

C.输液管有漏气

D.患者静脉扩张

E.针头滑出血管外

【答案】C

【考点 4】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1.原因 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又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

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

2.症状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到 1 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体温在 38℃左右,停止输液后

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 41℃,伴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3.护理措施

(1)预防: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等,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致热物质进人

体内。

(2)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同时注意体温变化。

(3)寒战时适当增加盖被、热水袋保暖、热饮;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4)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5)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做细菌培养,查明发热原因。

(二)急性肺水肿

1.原因 与输液速度过快、输入液量过多有关。

2.症状 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3.护理措施

(1)预防: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和输液量,对心、肺疾患病人及老年人、儿童尤为重要。

(2)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积极配合抢救。

(3)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以阻断静脉血流,每隔

5~10 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步解除止血带。

(4)高流量氧气吸入同时给予 20%~30%乙醇溶液湿化吸氧。

(5)选用镇静、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更多资料加微信领取swktzls

(三)静脉炎

1.原因 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输液导管长时间留置,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3.护理措施

(1)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刺激性的药物稀释后用;防止药液溢出;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2)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 50%硫酸镁热湿敷。

(3)超短波理疗。

(4)中药治疗

(5)合并感染,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

1.原因 与大量空气经静脉输液管进入血循环有关。

2.症状 表现为胸闷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有濒死感觉。听诊心前区可闻

及一个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空气进入静脉,随血流经右心房到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进入肺小动脉内,

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因而损害小;如空气量大,则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可引起严

重缺氧,甚至死亡。

3.护理措施

(1)预防:输液前排尽输液管内空气;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防止气体输入体内

(2)停止输液

(3)采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

(4)氧气吸入。

【例题】发生空气栓塞时,应防止空气阻塞( )

A.肺静脉入口

B.主动脉入口

C.肺动脉入口

D.腹主动脉入口

E.上腔静脉入口

【答案】C

【考点 5】血液的种类

血液的种类有全血和成分血。

全血

1.新鲜血:指在 4℃的常用抗凝保养液中,保存 1 周之内的血。基本保留了血液的所有成分,可以补充各种

血细胞、凝血因子和血小板。适用于血液病病人。

2.库存血:虽含有血液的各种成分,但白细胞、血小板、凝血酶原等成分破坏较多,钾离子含量增多,酸性

增高。大量输注时,可引起高钾血症和酸中毒。库存血在 4℃的冰箱内可保存 2~3 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

大出血。更多资料加微信领取swktzls

【例题】新鲜血主要适用于( )

A.血液病患者

B.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

C.低蛋白血症患者

D.严重感染患者

E.休克患者

【答案】A

【考点 6】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严格把握采血、贮血和输血操作的各个环节,是预防输血反应的关键措施。

(一)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输血中最常见的反应。

1.原因 可由致热原引起,如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原污染;受血者在输血后产生免疫反应。

2.症状 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 1~2 小时内发生,有畏寒或寒战、发热,体温可达 40℃,伴有皮肤潮红、头

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 1~2 小时后缓解。

3.护理措施

(1)预防: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处理:反应轻者,减慢滴数,严重者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并通知医生。必

要时按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

(二)过敏反应

(三)溶血反应 典型症状是四肢麻木、腰背部疼痛(第一阶段);黄疽、血红蛋白尿(第二阶段);少尿、

无尿(第三阶段)。

溶血反应时,静脉滴注碳酸氢钠,可以碱化尿液,防止或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四)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

包括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酸中毒、高钾血症等。

枸橼酸钠中毒的症状为手足搐搦、出血倾向、血压下降、心率缓慢。

输入库血 1000ml 以上时,按医嘱静脉注射 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 l0ml。

(五)其他 如空气栓塞、细菌污染反应及因输血传染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疟疾、艾滋病及梅毒等)。

【例题】输入库存血 1000ml 以上时,须按医嘱静脉注射( )

A.10%葡萄糖酸钙 10ml

B.5%碳酸氢钠 10ml

C.5%硫酸镁 10ml

D.11.2%乳酸钠 10ml

E.10%氯化钾 10ml

【答案】A

【例题】发生溶血反应后,下列措施有助于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的是( )

A.双侧腰部热敷

B.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C.静脉滴注肝素钠

D.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E.多喝水,稀释尿液

【答案】D

【考点 7】冷疗法的应用

(一)目的

1.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2.减轻疼痛

3.控制炎症扩散

4.降低体温

(二)方法

1.冰袋

2.冰帽(冰槽) 预防脑水肿目的,维持肛温在 33℃左右。

3.冷湿敷 每 3~5 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持续 15~20 分钟,应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病人反应,冷敷部位为开

放性伤口,须按无菌技术处理伤口。

4.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温水擦浴的温度是 32~34℃;乙醇擦浴的水温是 30℃,浓度是 25%~35%乙醇 200~

300ml,擦拭前头置冰袋,足置热水袋,可防头部充血;擦拭毕先取下热水袋,30 分钟后若体温低于 39℃,可取

下冰袋。

【例题】冷湿敷更换一次敷布应间隔和持续的时间分别是( )

A.3~5 分钟,15~20 分钟

B.5~10 分钟,20~40 分钟

C.10~15 分钟,40~60 分钟

D.15~20 分钟,60~90 分钟

E.2~3 分钟,5~10 分钟

【答案】A

【考点 8】热疗法的应用

热疗的生理效应一般趋于功能增强,仅血液黏稠度趋于降低;冷疗则正相反。

(一)目的

1.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

2.减轻疼痛

3.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

4.保暖与舒适

(二)热疗禁忌证 面部三角区感染、不明原因腹痛、内脏出血、扭伤早期、湿疹、癌变处。

(三)方法

1.热水袋 热水袋水温成人 60~70℃,昏迷、老人、婴幼儿、感觉迟钝、循环不良等病人,水温应低于 50℃。

2.烤灯的使用 达到消炎、镇痛、解痉、促进创面干燥结痂、保护肉芽组织生长的目的。灯距 30~50cm,

温热为宜(用手试温),治疗时间为 20~30 分钟。

3.热湿敷 水温为 50~60℃,时间是每 3~5 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持续 15~20 分钟。

4.热水坐浴 达水温为 40~45℃,时间 15~20 分钟。

5.温水浸泡 水温为 43~46℃,时间 30 分钟。

【例题】可以使用 60~70℃热水袋的人群是( )

A.出生 3 个月的婴儿

B.既往体健的 72 岁老人

C.冬泳时救人的 42 岁城管

D.循环不良的 50 岁女教授

E.外伤昏迷的 33 岁患者

【答案】C

【考点 9】慢性支气管炎

(一)病因 吸烟、感染、大气污染、寒冷等。

1.感染是慢支发生和加重的重要因素。

2.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感染是本病发生及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起病缓慢,病程长。

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早期在气候寒冷或突变时发生咳嗽且轻微,病重则四季均咳嗽。晨间咳嗽较重,痰多为白

色黏液或泡沫状,当感染时,痰量增多,往往清晨起床或体位变动时较明显,可有黄绿色脓性痰,偶带血。喘息

型慢性支气管炎有支气管痉挛,可有喘息。

2.体征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肺部啰音可增多。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可闻及哮鸣音。

【例题】慢性支气管炎最突出的症状是( )

A.长期反复咳嗽

B.反复感染

C.少量咯血

D.发热、胸痛

E.喘息

【答案】A

【考点 10】支气管扩张体位引流的护理

1.引流宜在饭前进行,引流前向病人解释引流目的及配合方法。

2.依病变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体位,原则上抬高患肺位置,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

3.引流时间可从每次 5~10 分钟加到每次 15~30 分钟,嘱病人间歇做深呼吸后用力咳痰,同时叩患部以提

高引流效果。

4.引流完毕予漱口并记录引流出痰液的量及性质。

5.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若病人出现咯血、发绀、头晕、出汗、疲劳等情况,应及时终止引流;痰量较

多的病人引流时,应注意将痰液逐渐咳出,以防发生痰量同时涌出过多而窒息;患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及高龄病

人禁止体位引流。

【例题】护士为支气管扩张患者促进排痰进行体位引流的时间宜为( )

A.饭前

B.饭后

C.睡前

D.中午

E.早晨

【答案】A

【考点 11】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通常分为三个类型:闭合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临床表现

1.症状 起病急,部分发病前常有剧咳、用力、剧烈体力活动等诱因,但多数是在日常生活或休息时,突感

一侧胸痛,如刀割样或针刺样,随即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可伴有刺激性咳嗽。若原已有严重肺气肿或积气量

大者,却可引起严重呼吸困难与发绀,病人不能平卧,如果侧卧,则被迫使气胸患侧在上,以减轻呼吸困难。尤

其是张力性气胸时,病人可表现出烦躁不安、表情紧张、胸闷、挣扎坐起、发绀、冷汗,脉速、虚脱、心律失常,

甚至发生意识不清、呼吸衰竭。血气胸时,如失血量多,可发生失血性休克。

2.体征 少量气胸听诊可有呼吸音减弱。大量气胸时,气管向健侧移位,液气胸时,可闻及胸内振水声。

【例题】气胸的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

A.开放性气胸可有烦躁不安、心律不齐、意识不清等循环障碍的表现

B.刺激性咳嗽和呼吸困难是常见症状

C.左侧气胸可使肝浊音界下移

D.病情严重程度与肺部基础病变无关

E.胸痛、干咳和呼吸困难是典型的症状

【答案】E

【考点 12】慢性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 最早、最突出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浅、速,出现“三凹征”。并发二氧化碳潴留时,呼吸频率

变慢且常伴节律的变化,如潮式呼吸。

2.发绀 缺氧的典型表现,口唇、指甲等处发绀。

3.精神神经症状 轻度缺氧可出现注意力分散,智力定向力减退;重度缺氧,出现烦躁不安、神志恍惚、嗜

睡、昏迷。轻度二氧化碳潴留表现兴奋症状,如多汗、烦躁、白天嗜睡、夜间失眠;二氧化碳潴留加重抑制中枢

神经系统,出现 “肺性脑病”。

4.心血管系统症状 缺氧早期脑血流量增加,可出现搏动性急性头痛;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外周血管扩张,表

现皮肤红润、温暖多汗,早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晚期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

搏。

5.其他器官损害

【例题】呼吸衰竭病人最早、最突出的表现是( )

A.呼吸困难

B.心率加快

C.血压下降

D.肝、肾功能损害

E.发绀

【答案】A

【考点 13】左心衰竭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以下症状为主要特征:

(1)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是劳力性呼吸困难,经休息后缓解;最典型的是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严重者

可发生急性肺水肿;晚期出现端坐呼吸。

(2)咳嗽、咳痰、咯血:咳嗽、咳痰早期即可出现,多发生在夜间,坐、立位可减轻,白色泡沫样痰为其

特点。如发生急性肺水肿,则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为肺泡和支气管淤血所致。

(3)其他症状:由于心排出量降低,出现倦怠、乏力、头昏、失眠、嗜睡、烦躁等症状,重者可有少尿。

(4)体征:心率加快、第一心音减弱、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部分病人可出现交替脉,是左心衰竭的特征

性体征。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急性肺水肿时可出现哮鸣音。慢性左心衰竭扩大。

【考点 14】右心衰竭和心功能分级

(一)右心衰竭 主要表现为体循环静脉淤血,其症状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水肿、腹胀、少尿、肝区

胀痛等为特征。

体征

(1)水肿:早期在身体的下垂部位和组织疏松部位,出现凹陷性水肿。重者可出现全身水肿,并伴有胸腔

积液、腹水和阴囊水肿。

(2)颈静脉怒张和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是右心衰竭的一个较明显征象。

(3)肝大和压痛。

(4)发绀。

(二)心功能分级 目前临床通用的是 1928 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提出的一项分级方案,主要是

根据病人的自觉活动能力划分为以下四级:

Ⅰ级: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症状。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可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低于一般活动量时即可引起上述症状,休息较长时间后症状缓解,

有轻度脏器淤血的表现。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室亦有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有中度脏器淤血表现。

【例题】下列哪项不是右心衰竭临床表现( )

A.食欲不振

B.颈静脉怒张

C.肝大、肝区胀痛

D.早期在身体疏松部位出现水肿,如眼睑

E.口唇紫绀

【答案】D

【例题】患者女,62 岁,有冠心病病史 12 年,近日在日常劳动如洗衣、买菜时即可出现心悸、气促,休息

后即刻好转,患者日常的活动量应该是( )

A.可以进行轻度的活动,但要保证充分的休息

B.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

C.卧床休息为主,但可下床排尿、排便

D.绝对卧床休息,由他人协助生活

E.可以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

【答案】A

【考点 15】心绞痛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管腔狭窄和(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冠状动脉扩张能力减弱,血流量减少,对

心肌供血处于相对固定状态。当心脏负荷突然增加时,冠状动脉不能相应扩张以满足心肌需血量;或是各种原因

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不能满足心肌需血量,心肌在缺血、缺氧情况下产生的代谢产物,刺激心脏内的传入神经末

梢而产生心绞痛。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急性循环衰竭是其发生的诱因。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阵发性胸痛或心前区不适是典型心绞痛的特点。

(1)疼痛部位:以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约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整个前胸,边界表达不清。

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可达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向上放射可至颈、咽部和下颊部。

(2)疼痛性质:常为压迫感、发闷、紧缩感也可为烧灼感,偶可伴有濒死感。

(3)持续时间:多在 3~5 分钟内,一般不超过 15 分钟。

(4)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内缓解。

(5)诱发因素:常由于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饱餐、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情况而诱发。

2.体征 发作时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冷汗、面色苍白、表情焦虑等。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

也可有心尖部暂时性收缩期杂音,出现交替脉。

(三)治疗原则

1.心绞痛发作期治疗

(1)发作时立刻休息。一般病人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缓解。

(2)应用硝酸酯制剂:是最有效、作用最快终止心绞痛发作的药物。如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0.3~0.6mg,1~

2 分钟开始起效,作用持续 30 分钟左右;或舌下含化硝酸异山梨醇酯 5~10mg,2~5 分钟起效,作用持续 2~3

小时。

2.缓解期治疗去除诱因

(1)尽量避免已确知的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情绪紧张、暴饮暴食、吸烟饮酒等。

(2)使用硝酸酯制剂,如硝酸异山梨醇酯等。

(3)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低心肌收缩力

和耗氧量,预防心绞痛的发作。

(4)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地尔硫䓬等。

(5)应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等。

3.介入治疗

(四)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期可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保暖,戒烟。

2.病情观察 了解发生心绞痛的诱因,发作时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伴随症状等。发作

时应尽可能描记心电图,以明确心肌供血情况。如疼痛频繁发作、程度加剧、持续时间延长、休息或药物不能缓

解或休息时发作等情况,应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表现,及时通知医师。

3.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应用硝酸甘油时,嘱咐病人舌下含服,含药后应平卧。服用硝酸酯制剂后常有头胀、

面红、头晕、心悸等血管扩张的表现,一般持续用药数天后可自行好转。

4.饮食护理 宜低热量、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少糖、少盐、适量蛋白质、纤维素和丰富的维生素饮食,

宜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不饮浓茶、咖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例题】心绞痛发作处理不正确的是( )

A.给予氧气吸入,维持血氧饱和度 90%以上

B.给予硝酸甘油嚼服,可多次给药,直至症状缓解

C.24 小时心电监护

D.避免情绪紧张激动

E.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答案】B

【例题】最有效缓解心绞痛的药物是( )

A.硝苯地平

B.复方丹参滴丸

C.地西泮

D.阿司匹林肠溶片

E.硝酸甘油

【答案】E

【考点 16】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

1.先兆表现 约半数以上病人发病数日或数周前有胸闷、心悸、乏力、恶心、大汗、烦躁、血压波动、心律

失常、心绞痛等前驱症状。以新发生的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发作频繁且程度加重、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效果

不好为常见。

2.主要症状

(1)疼痛:为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其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伴有烦躁、大汗、濒死

感。一般无明显的诱因,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少数病人症状不典型,疼痛可

位于上腹部或颈背部,甚至无疼痛表现。

(2)全身症状:一般在发生疼痛 24~48 小时后,出现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

快。一般发热体温在 38℃左右,多在 1 周内恢复正常。可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胀痛,重者可有呃

逆。

(3)心源性休克:疼痛时血压下降,如疼痛缓解时,收缩压<10.7kPa(80mmHg),同时伴有烦躁不安、面

色苍白或青紫、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反应迟钝,则为休克表现,常于心肌梗死后数小时至 1 周内发

生。

(4)心律失常:约有 75%~95%的病人发生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各种心律失常

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多发生于病后 1~2 日内,前 24 小时内发生率最高,也最危险。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

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onT 期前收缩等,心室颤动常是急性心

肌梗死致死原因。下壁心肌梗死常易发生慢性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等,并伴有血压下降。

(5)心力衰竭:约半数病人在起病最初几天,疼痛或休克好转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左

心衰竭的表现,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水肿。右心室心肌梗死病人可发病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表现,同时伴有血压

下降。

3.体征 心率增快或变慢,心尖部可闻舒张期奔马律,心音减低。除极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病人血

压下降。有左心衰竭和休克的相应体征。

【例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死亡的原因最常见于( )

A.心力衰竭

B.心脏破裂

C.心源性休克

D.心律失常

E.肺栓

【答案】D

【考点 17】肝硬化

(一)病因

1.病毒性肝炎 主要见于乙型肝炎、丙型或丁型肝炎重叠感染。

2.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饮酒,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是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的病因。

3.胆汁淤积 持续肝外胆管阻塞或肝内胆汁淤积存在时,高浓度的胆汁酸和胆红素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发

生变性、坏死,逐渐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4.循环障碍 多见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等,可致长期肝细

胞淤血,肝细胞缺氧、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逐渐发展为心源性肝硬化。

(二)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可潜伏达 3~5 年,甚至更长。临床上将肝硬化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肝功能失代

偿期,但两期界限常不清楚。

1.代偿期 症状轻、无特异性,常以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为主要表现,可伴腹胀、恶心、 轻微腹泻等。上

述症状呈间歇性,劳累或发生其他疾病时症状表现明显,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

体征:肝轻度肿大,质变硬,无或轻度压痛,脾轻度肿大。

2.失代偿期 症状明显,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两类临床表现。

(1)肝功能减退的表现

1)全身症状:营养状况较差,可有不规则低热,消瘦乏力,精神不振,重者衰弱而卧床不起,皮肤干枯,

面色晦暗无光泽(肝病面容)。

2)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畏食,进食后常感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对脂肪、蛋白质耐受性差,稍

进油腻肉食易引起腹泻,病人常因腹水和胃肠积气终日腹胀难受。上述症状产生与门静脉高压时胃肠道瘀血水肿、

消化吸收障碍和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表现,提示肝细胞有进行性坏死。

3)出血倾向和贫血:常有皮肤紫癜、牙龈出血、鼻出血、胃肠出血等倾向,病人常有程度不同的贫血。主

要与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肠道吸收障碍、营养不良、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等因素有关。

4)内分泌紊乱:男性病人可有性欲减退、睾丸萎缩、乳房发育,毛发脱落等症状;女性病人可有月经失调、

闭经、不孕等症状。

(2)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表现: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

(3)肝触诊:早期表面尚光滑,肝脏质地坚硬,边缘较薄,晚期可触及结节。

3.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肝性脑病(晚期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常见死亡原因)、感染、肝

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

【考点 18】胸膜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保持管道的密闭

(1)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

(2)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 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动病或更换引流

瓶时,需双重关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

(3)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用双钳夹闭胸壁引流导管,并更换引流装置;

(4)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①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

②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③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 60~100cm,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④定时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

3.保持引流管通畅 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有效地保持引流管通畅的方法有:

①病人取半坐卧位;

②定时挤压胸膜腔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受压;

③鼓励病人作咳嗽、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位,以利胸腔内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扩张。

4.观察和记录

①注意观察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波动。因为水柱波动的幅度反映死腔的大小与胸膜腔内负压的大小。一般情况

下水柱上下波动约 4~6cm。若水柱波动过高,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则示引流管不畅或肺已完全扩张;

但若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捏挤或使用负压间

断抽吸引流瓶的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②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

【例题】某胸腔手术后病人,胸腔引流管不慎自胸壁伤口脱出,首要措施是( )

A.急呼医生处理

B.将引流管重新插入胸腔

C.手指捏紧引流口皮肤

D.到换药室取凡士林纱布堵塞引流口

E.急送手术室

【答案】C

【考点 19】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使用洋地黄的护理

1)严格遵医嘱给药,当病人脉搏<60 次/分或节律不规则应暂停服药并通知医生。静脉给药时务必稀释后

缓慢静注,并同时监测心率、心律及心电图变化。

2)注意不与奎尼丁、普罗帕酮(心律平)、维拉帕米(异搏定)、钙剂、胺碘酮等药物合用,以免增加药物

毒性。

3)应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毒性反应,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

4)洋地黄类药物毒性反应的处理:立即停用洋地黄类药;停用排钾利尿药;积极补充钾盐;快速纠正心律

失常;对缓慢心律失常,可使用阿托品 0.5~1mg 治疗或安置临时起搏器。

【例题】地高辛中毒,心率 50 次/分,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

A.利多卡因

B.氯化钾

C.阿托品

D.其他药物

E.苯妥英钠

【答案】C

【考点 20】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

一、中毒原因

①职业性中毒

②生活性中毒

二、临床表现

(一)急性中毒全身损害

急性中毒发病时间与杀虫药毒性大小、剂量及侵入途径密切相关。一般经皮肤吸收,症状常在接触农药 2~ 6 小时内出现。口服中毒可在 10 分钟至 2 小时内出现症状。

1.毒蕈碱样症状 出现最早,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其表现为腺体分泌增加及平滑肌痉挛。表现

为头晕、头痛、多汗、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瞳孔缩小、视力模糊、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

严重者出现肺水肿。

2.烟碱样症状 主要是横纹肌运动神经过度兴奋,表现为肌纤维颤动。常先从眼睑、面部、舌肌开始,逐渐

发展至四肢,全身肌肉抽搐,病人常有全身紧束感,后期出现肌力减退和瘫痪,如发生呼吸肌麻痹可诱发呼吸衰

竭。

交感神经节受乙酰胆碱刺激,其节后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使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增高、心跳加快和心

律失常。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早期可有头晕、头痛、乏力,逐渐出现烦躁不安、谵妄、抽搐及昏迷。严重时可发生

呼吸中枢衰竭或脑水肿而死亡。

急性中毒者有时经急救好转后,突然出现病情反复,病人可再度陷入昏迷,或出现肺水肿而死亡。反复原因

可能与洗胃及皮肤去除毒物不彻底或过早停药有关。

急性严重中毒症状消失后 2~3 周,极少数病人可发生迟发性神经病,主要表现为下肢瘫痪、四肢肌肉萎缩

等症状。其发生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迟发性神经病发生前,多在急性中毒后 24~96 小时

突然发生死亡,称“中间综合征”。

(二)局部损害

对硫磷、内吸磷、敌百虫、敌敌畏接触皮肤后可引起过敏性皮炎,皮肤可红肿及出现水疱。眼内溅入有机磷

农药可引起结膜充血和瞳孔缩小。

三、辅助检查

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是诊断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判断中毒程度、疗效及预后估计的主要指标。正常人血

胆碱酯酶活力为 100%,低于 80%则属异常。必要时可对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作有机磷农药鉴定。

有机磷农药接触史,典型症状和体征,特殊大蒜气味及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均为诊断重要依据。根据症状

轻重,将急性有机磷中毒分为轻、中、重三级:

1.轻度中毒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流涎、视力模糊、瞳孔缩小,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一般在 70%~

50%。

2.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肌纤维颤动、瞳孔明显缩小、轻度呼吸困难、大汗、腹痛、腹泻、意识

清楚或轻度障碍,步态瞒珊。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降至 50%~30%。

3.重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发生肺水肿、惊厥、昏迷及呼吸麻痹。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降至 30%以下。

四、治疗原则

(一)迅速清除毒物

口服中毒者要反复洗胃,可用清水、2%碳酸氢钠(敌百虫禁用)或 1:5000 高锰酸钾溶液(对硫磷忌用)进

行洗胃,直至洗清无大蒜味为止,然后再给硫酸钠导泻。在清洗毒物同时,应尽早使用解毒药治疗。皮肤、黏膜

吸收中毒者应立即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水反复 清洗污染皮肤、头发和指甲缝隙部位,禁用热水或

乙醇擦洗,以防皮肤血管扩张促进毒物吸收。眼部污染可用 2%碳酸氢钠溶液、生理盐水或清水连续冲洗。

(二)对症治疗

有机磷中毒的死因主要为呼吸衰竭,其原因是肺水肿、呼吸肌瘫痪或呼吸中枢抑制所致,故维持正常呼吸功

能极其重要。及时给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应用人工呼吸机;防治感染应早

期应用抗生素;输液可加速毒物排出,并可补偿丢失的液体、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和补充营养。

五、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常因肺水肿、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应定时检查和记录生命体征、

尿量和意识状态,发现以下情况及时做好配合抢救的工作。

(1)若病人出现胸闷、严重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湿啰音、意识模糊或烦躁,提示发生急性肺

水肿。

(2)若病人呼吸节律出现不规则,频率与深度也发生改变,应警惕呼吸衰竭。

(3)若病人意识障碍伴有头痛、剧烈呕吐、抽搐时,应考虑是否发生急性脑水肿。

(4)若病人神志清醒后又出现心慌、胸闷、乏力、气短、食欲不振、唾液明显增多等表现,应警惕为中间

综合征的先兆。了解全血胆碱酯酶化验结果及动脉血氧分压变化,记出入量及重病记录。

2.吸氧 给高流量吸氧 4~5L/min,每天要换鼻导管,并插入另一侧鼻孔。

3.体位 病人体位应有利于呼吸运动,如清醒者可取半卧位,昏迷者头偏一侧。

4.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除头偏一侧外,注意随时清除呕吐物及痰液,并备好气管切开包、呼吸机等。

5.药物护理 遵医嘱定时给予静脉小壶阿托品,注意病人体征是否达到阿托品化,并避免阿托品中毒,早期

给予足量的碘解磷定或氯解磷定。必要时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尼可刹米,忌用抑制呼吸中枢的药物如吗啡、巴比

妥类。

6.健康教育

(1)喷洒农药时要穿质厚的长袖上衣及长裤,扎紧袖口、裤管,戴口罩、手套。如衣服被污染要及时更换

并清洗皮肤。

(2)凡接触农药的器物均需用清水反复冲洗,盛过农药的容器绝不能再盛食物,接触农药过程中出现头晕、

胸闷、流涎、恶心、呕吐等有机磷中毒先兆时应立即就医

【例题】病人呼吸气味中有大蒜味,应考虑( )

A.酮症酸中毒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肺癌

D.支气管感染

E.尿毒症

【答案】B

【考点 21】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临床表现

1.蛋白尿 是本病必有的表现,尿蛋白量常在 1~3g/d。

2.血尿 多为镜下血尿,也出现肉眼血尿及管型尿。

3.水肿 多为眼睑水肿和(或)下肢轻、中度可凹性水肿,一般无体腔积液。

4.高血压 可为轻度,或持续的中度以上的高血压,严重血压高可致高血压脑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高血压

危象,中度以上的高血压如控制不好,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较差。

5.肾功能损害 呈慢性进行性损害,可因感染、劳累、血压升高或肾毒性药物而急剧恶化,去除诱因后肾功

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6.其他 慢性肾炎容易并发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多数与病人抵抗力差及应用免疫抑制药物有关。慢性

肾功能不全为其终末期并发症。

(二)治疗原则

1.休息与饮食 慢性肾炎病人若尿蛋白不多、水肿不明显、无严重的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时,可以从事轻工

作,但应避免体力活动、受凉,防止感染,避免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

低蛋白低磷饮食:应精选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肉、牛奶、瘦肉等,限制蛋白质每日每千克体重 0.5~0.8g,因

摄入蛋白质时常伴有磷的摄入,故限制蛋白入量后即达到低磷饮食的要求。此饮食可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

及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的减退。水肿、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应限制盐<3g/d。

2.利尿 水肿较明显的病人,可利尿消肿。常用口服药为:

(1)氢氯噻嗪 75~100mg/d,分 2~3 次服用;强效利尿药如呋塞米(速尿),长期用药注意电解质紊乱(低

钠、低钾)。

(2)螺内酯与氨苯蝶啶,为保钾利尿药,与氢氯噻嗪合用,可加强利尿。螺内酯 60mg/d,分 3 次服;氨苯

蝶啶 100~300mg/d,分 2~3 次服。

3.降压

(1)利尿药 如氢氯噻嗪、呋塞米,对水钠潴留的容量依赖性高血压为首选的利尿药。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如卡托普利,及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以上两类药对肾素依赖性高血

压为首选药物。另外,还常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及扩血管药如肼苯达嗪。

4.抗血小板药物 长期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改善微循环,能延缓肾功能衰退,双嘧达莫用量要大,300~

400mg/d;阿司匹林用量是 75~150mg/d。

5.避免加重损害的因素 如应避免劳累、感染、妊娠、应用肾毒性药物等。

(三)护理措施

1.休息 休息可减轻肾脏负担,减少蛋白尿及水肿。

2.控制及预防感染

(1)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连续使用 1~2 周。

(2)指导病人避免发生感染措施:避免与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触;保持口腔及皮肤的清洁,注意个人卫生;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若有喉痛、鼻塞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3.用药指导

(1)指导病人遵照医嘱坚持长期用药,以延缓或阻止肾功能恶化。

(2)使用降压药时不宜降压过快、过低。

(3)避免使用损伤肾的药物。

【例题】慢性肾炎治疗原则说法不正确的为( )

A.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劳累

B.高磷饮食

C.有高血压、水肿者限制盐的摄入,<3g/d

D.小剂量阿司匹林,延缓肾衰

E.容量依赖型高血压病人首选利尿剂治疗

【答案】B

【考点 22】肾功能衰竭

(一)临床表现

1.代谢产物、毒素积蓄引起的中毒症状

(1)消化系统 胃肠道症状是最早、最常出现的症状。

(2)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 尿毒症时约 80%以上病人有高血压。

2)心力衰竭 可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慢性全心衰竭,是常见死亡原因。

3)尿毒症性心包炎 是病情危重的表现之一。

4)动脉粥样硬化 本病病人常有高三酰甘油血症及胆固醇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迅速。

(3)血液系统 贫血是尿毒症病人常有的症状,为正常色素性正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

和破坏增加。

(4)泌尿系统 早起为尿多、夜尿增多、水肿,晚期少尿甚至无尿。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1)脱水或水肿:容易脱水和水肿为尿毒症常见的特点。

(2)高钾血症及低钾血症:肾衰晚期,钾平衡失调多见。由于利尿、呕吐、腹泻、摄入不足可出现低钾血

症。终末期病人常发生高钾血症,主要因进食水果、肉类多,尿量少及使用保钾利尿药造成。

(3)酸中毒:尿毒症病人都有轻重不等的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出现柯氏呼吸(kussmaul 呼吸)。

(4)低钙血症与高磷血症:引起肾性骨病。

(二)治疗原则

1.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加重肾衰竭的可逆因素 如水电解质紊乱、感染、尿路梗阻、心力衰竭等,是防止肾功

能进一步恶化,促使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的关键。

2.饮食治疗 低蛋白[0.6~0.8g/(kg•d)],高生物价优质蛋白质,蛋白质入量根据肾功能加以调整,应保

证供给充足的热量以减少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并补充多种维生素,有高血压、水肿及尿少者应限盐,每日液体入

量应按前 1 天出液量加不显性失水 500ml 来计算,尿量在 1000ml/d 以上而又无水肿者,可不限制饮水。

高钾血症者应限制含钾高的食物,尿量每日超过 1000ml,一般无需限钾;限制含磷丰富的食物,每日食磷

400~600mg。

3.必需氨基酸的应用

4.对症治疗

5.透析疗法

6.肾移植

(三)护理措施

1.水肿的护理

(1)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

(2)限制液体摄入量,控制水的入量<1500ml/d,并给予低盐(<2g/d)饮食。

(3)每天测量体重。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及血清电解质。

2.预防感染

(1)增加营养,透析病人要进正常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 1.2g,优质蛋白占 50%以上。

(2)透析治疗时严格无菌操作,家庭腹膜透析时必须每日进行房间空气消毒。

(3)指导并协助病人做好皮肤、口腔、外阴的护理。

(4)注意保暖,避免与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接触。

(5)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其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以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例题】患者女,68 岁,患慢性肾衰竭 10 余年,近日单位体检时发现血压 180/110mmHg,血常规示 HB8g/L,

引起该患者贫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毒素抑制骨髓造血

B.毒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

C.叶酸缺乏

D.肾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E.铁的摄入减少

【答案】D

【考点 23】尿量异常

1.正常成人 24 小时尿量为 1000~2000ml。 (1)24 小时尿量少于 400ml 为少尿,少于 100ml 为无尿。见于急、慢性肾衰及血容量不足。

(2)每日尿量>2500ml 称为多尿。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及急性肾衰多尿期。

(3)夜尿量超过白天尿量或夜尿持续>750ml 称为夜尿增多。多见于肾浓缩功能减退。

2.尿路刺激征 尿路刺激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等。

3.血尿 新鲜尿离心沉渣后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 个,或尿沉渣 Addis 计数 12 小时排泄的红细胞数>50

万,均可诊断为镜下血尿。尿液外观为洗肉水样、血样或有血凝块时,称为肉眼血尿,1L 尿含 1ml 血液即呈现

肉眼血尿。

【例题】正常成人 24h 尿量为( )

A.<400 ml

B.<100 ml

C.>2500 ml

D.夜尿持续>750 ml

E.1000~2000 ml

【答案】E

【考点 24】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一)临床表现

1.呕血与黑便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下病人多数只表现为黑便,在幽门以上病人

呕血、黑便的症状常兼有,但是在出血量小、出血速度慢病人也常仅见黑便。而幽门以下病变出血量大且速度快,

血液可反流入胃也可有呕血。呕血多呈咖啡色,黑便呈柏油样,黏稠而发亮。若出血量大,粪便可呈暗红或鲜红

色,呕吐的则可为鲜红块。

2.发热 在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多数病人在 24 小时内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 38.5℃, 可持续 3~5 日。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 大量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采取舒适体位或平卧位,可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

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保证呼吸道通畅。合理安排日常生活,避免劳累、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情绪。注意

避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诱因。

2.治疗护理 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注意监测输液速度,及时、准确地补充血容量、给予止血类药物,输

液开始时宜快,必要时测定中心静脉压来调整输液量和速度,避免引起急性肺水肿。鼓励病人坚持服药治疗溃疡

病或肝病,尽量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激素类药物等。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及肢端温度变化。如出现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脉细数、面色苍白、出冷汗、皮肤湿冷等,提示发生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应及时报告医生。观察呕

血与黑便的次数、性状及量。注意观察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

4.饮食护理 对急性大出血病人应禁食。对少量出血,无呕吐、无明显活动出血病人,可选用温凉、清淡无

刺激性流食。止血后应给予病人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食、软食,开始少量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同时应

嘱咐病人定时进餐,避免过饥、过饱,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劝病人戒烟、酒。

【例题】柏油样大便见于( )

A.溃疡性结肠炎

B.痢疾

C.结肠癌

D.胃穿孔

E.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答案】E

【考点 25】 水和钠代谢紊乱

一、高渗性脱水

(一)病因

1.水分摄入不足:禁食、上消化道梗阻、高温劳动

2.水分排出过多:呼吸深快、高热、利尿药

(二)病理生理

1.水份丢失为主-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2.细胞内的水向细胞外转移-细胞内脱水

体液渗透压升高→ADH 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加→尿少、尿比重增高

(三)临床表现

1.轻度脱水:口渴,水丧失量约为体重的 2%~4%

2.中度脱水: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水丧失量约为体重的 4%~6%

3.重度脱水:高热,神经精神症状

(四)治疗

去除病因,能饮水者尽量饮水;不能饮水者静脉滴注 5%葡萄糖液。

二、低渗性脱水

(一)病因 频繁呕吐、严重腹泻、长期胃肠减压、大量输入葡萄糖

(二)病理生理

失钠多于失水;脱水早期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后期因血容量降低,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均增加。

(三)临床表现

1.轻度脱水:血清钠小于 135mmol/L 以下;乏力、头晕、手足麻木、无口渴。

2.中度脱水:血清钠在 130mmol/L 以下;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

3.重度脱水:血清钠在 120mmol/L 以下;昏迷、休克。

(四)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1.轻者补充等渗盐水即可纠正;

2.重度缺钠:先输等渗盐水,后输胶体液;再给高渗盐水

三、等渗性脱水

(一)病因

外科疾病最为常见;急性腹膜炎、急性肠梗阻和急性大量呕吐。

(二)临床表现 脱水症状,缺钠症状

(三)治疗

治疗原发疾病;补充日需要水量 2000ml 和氯化钠 4.5g 

【例题】男性,63 岁,神志清楚,主诉口渴非常明显,黏膜干燥,皮肤弹性下降,眼窝深度凹陷,尿很少,

尿比重高。

1.病人可能是( )

A.中度高渗性脱水

B.重度高渗性脱水

C.中度低渗性脱水

D.重度低渗性脱水

E.水中毒

【答案】A

2.应首先输入的液体是( )

A.0.9%氯化钠溶液

B.10%氯化钠溶液

C.5%葡萄糖溶液

D.10%葡萄糖溶液

E.20%甘露醇

【答案】C

【考点 26】肠内营养

优点:更符合营养物消化吸收的解剖生理,给药方便,相对安全,价格低廉,充分利用胃肠道的免疫防御功

能。

(一)适应证及禁忌证

1.适应证:胃肠有一定功能的,需要营养疗法。

2.禁忌证:肠梗阻、胃肠道活动性出血、休克。

(二)肠内营养的投予方法

1.肠内营养途径:经口经鼻胃管、胃造瘘 经鼻肠管、空肠造瘘。

2.输注方式

分次输注:胃内给予,每次 100~300ml。

连续输注:适用于胃肠功能较差或肠内置管的病人。

(三)护理措施

1.保证营养液及输注用具清洁无菌,4℃以下的冰箱内暂时存储,24h 内用完。

2.长期留置鼻胃管或鼻肠管的病人,应妥善固定。

3.预防误吸

(1)胃管移位及注意体位:鼻胃管位置不可上移;取半卧位,防止反流而误吸。

(2)测量胃内残余液量:每 4h 抽吸 1 次,>150ml 应暂停输注。

(3)观察及处理:呛咳,呼吸急促即可确定为误吸,鼓励病人咳嗽,必要时气管镜清除吸入物。

【例题】肠内营养分次输注,每次应给予( )

A.100~150ml

B.100~200ml

C.200~300ml

D.100~300ml

E.60~100ml

【答案】D

【考点 27】肠外营养

(一)适应证

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腹泻、呕吐严重的;因疾病或治疗需要胃肠道休息的;高代谢状态,胃肠营养不

能满足的;肿瘤放、化疗时期等。

(二)营养素及制剂

葡萄糖:成人 4~5g/(kg.d)

脂肪:占总能量的 20%~30%,成年人 1~2g/kg

氨基酸:1~1.5g/kg,为总能量的 15%~20%

维生素电解质

(三)输注方法

1.全营养混合液

优点:减少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感染机会。

2.单瓶输注:易造成营养素的浪费、引起并发症及操作烦琐。

3.输注途径

(1)周围静脉:一般不超过 2 周。

(2)中心静脉:并发症较多而严重。

(四)并发症

气/血胸、空气栓塞、导管移位及渗漏、血栓性静脉炎、穿刺部位感染、导管败血症、肠源性感染、非酮性

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低血糖、高血脂、肝胆系统损害等。

(五)护理措施

1.保证营养液及输注器具清洁无菌

2.营养液中严禁添加其他治疗用药

3.控制输注速度

4.高热的护理:营养液产热、营养物的过敏、导管感染。

5.导管护理:穿刺插管部位每日消毒、更换敷料,并观察和记录,保持导管通畅,避免扭曲、挤压,输注结

束时用肝素稀释液封管。

【例题】下列哪项属于肠外营养素( )

A.脂肪

B.氨基酸

C.维生素和矿物质

D.葡萄糖

E.以上全是

【答案】E

【考点 28】钾代谢异常

一、低钾血症

(一)病因

摄入不足:禁食。

排出过多:吐、泻,胃肠减压,利尿剂。

体内转移:大量注射葡萄糖+胰岛素。

碱中毒:细胞内氢离子移出,细胞外钾离子移入。

(二)临床表现

乏力,重者全身性肌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

恶心、呕吐、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悸;

表情淡漠,迟钝。

心电图:主要改变是 T 波宽而低或平,Q-T 间期延长,出现 U 波,重者 T 波倒置,ST 段下移。

(三)治疗

控制病因,补钾

(四)护理措施

补充钾盐以口服为安全。静脉补钾应注意以下事项:尿量要在 40ml/h 以上;氯化钾浓度一般不超过 0.3%;

补钾速度不宜超过 1.5g/h;总量不宜超过 3~6g/d。

二、高钾血症

(一)病因

静脉补钾过量

排出减少:肾衰。

体内转移:组织损伤,输入大量库存血。

酸中毒:细胞外液中的氢离子转入细胞内,同时细胞内的钾离子转出。

(二)临床表现

神志改变:淡漠或恍惚,昏迷

抑制心肌:严重者停搏

心电图:T 波高而尖、QRS 波加宽

(三)治疗:去除病因,降血钾

(四)护理措施

禁钾:停止使用一切含钾药物食物。

抗钾:10%葡萄糖酸钙溶液 20~30ml,以钙离子对抗钾离子对心肌的抑制作用。

转钾:碱化细胞外液,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缓慢滴注。

排钾:透析疗法是最有效的方法。

【例题】低血钾症最早出现的症状为( )

A.呕吐

B.多尿

C.心律失常

D.昏迷

E.肌无力

【答案】E

【考点 29】心肺复苏

复苏过程大致分为 3 期:初期复苏即现场抢救,最为紧迫,包括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以支持基

础的生命活动;二期复苏即药物及器械复苏,是在初期复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支持;后期复苏即脑复苏和复苏后

处理,主要是保护脑细胞和治疗因缺氧而引起的大脑细胞损害,进一步对呼吸、循环的支持。

(一)初期复苏(现场抢救):最紧迫,保持呼吸道通畅、就地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1.人工循环(C):胸外心脏按压,部位是胸骨中下段 1/3 交界处,两臂伸直、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 5cm,

速度均匀按压。

2.气道开放(A):清除口、鼻腔分泌物或异物,托颈压额。

3.人工呼吸(B):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最简单、最有效方法,首先连吹气 2 次,每次吹气要见胸廓有明显起伏

才表示有效。

4.注意事项

(1)成人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同时进行比例为 30:2 (单人或双人比例相同);

(2)心脏按压用力适当,防止用力过猛引起肋骨折;

(3)小儿抢救 单手掌根按压胸骨中段,下压 2~3cm,新生儿 2 拇指按压胸骨中点,下压 1~2cm,100~

120 次/分;

(4)抢救不可轻易间断,并积极准备二期复苏。

5.按压有效标志 大动脉出现搏动;收缩压 8.0kPa(60mmHg)以上,瞳孔缩小,紫绀减退,自主呼吸恢复,

神志恢复。

(二)二期复苏(药物与器械复苏)

1.继续保持呼吸道通畅 各种类型的导气管,如口咽和鼻咽导气管,可解除舌根后坠。有条件时宜施行气管

内插管,必要时可施行气管切开术。

2.采用机械人工呼吸 常用的有以下三种:简易气囊呼吸器、麻醉机、自动人工呼吸机。

3.心脏复苏药物

(1)肾上腺素(心脏复苏的首选药)、阿托品、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首选药)、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

中毒的首选药物)。

(2)常用呼吸复苏药物:洛贝林、二甲弗林、咖啡因等,其用量视病情而定,采用静脉给药。上述药物在

心跳未恢复前不宜应用,因中枢神经系统处于严重缺氧状态,用呼吸兴奋药可能加速中枢衰竭。

4.心电图监测 应尽早应用,明确心脏停跳的类型以及各种心律失常,指导复苏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5.除颤 用除颤器进行电击除颤,是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电能选择,成人用单相波 360J 或双相波 200J。

注意事项:电极板与皮肤接触处用导电糊,并用力贴紧,以免引起局部烧伤,在放电时任何人不得接触病人

和病床,防止触电。

【例题】现场心肺复苏操作首要步骤是( )

A.心前区叩击

B.心脏按压

C.口对口人工呼吸

D.按额托项,保持呼吸道通畅

E.心内注射

【答案】D

【考点 30】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一)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大 急躁、易激动、失眠、颤动、多汗、怕热、皮肤潮湿、食欲亢进但消瘦、体重减轻、易疲乏、

心悸、脉压增大等

部分病人可出现停经、阳痿、肠蠕动亢进、腹泻等

(二)辅助检查

1.基础代谢率测定

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

+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甲亢;+60%以上为重度甲亢。

2.甲状腺摄 I

131率测定

3.T3、T4测定

(三)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开始即口服碘剂,2~3 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脉率 90 次/分以下,基础代谢率+20%以下)

2)先用硫脲类药物,待甲亢症状控制后停药,改服 2 周碘剂,再行手术

3)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并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

4)其他:指导练习头颈过伸位

2.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2)体位和引流: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半坐卧位,橡皮片或引流管引流 24~48 小时

(3)活动和咳痰:指导病人床上变换体位,活动时用手置于颈后以支撑头部,指导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

(4)饮食:先给予病人少量温或凉水,无呛咳误咽等不适,可给予微温流质饮食

(5)药物:术后继续服用复方碘化钾溶液,逐日每次减少 1 滴,直至病情平稳

(6)主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多发生于术后 48 小时内

原因: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②喉头水肿;③气管塌陷

2)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牵拉或血肿压迫多为暂时性,经理疗后 3~6 个月可恢复,一侧损伤,多引起声音

嘶哑,两侧损伤,两侧声带麻痹,失声、呼困甚至窒息

3)喉上神经损伤:外支损伤,声带松弛,声调降低,内支损伤,易误咽发生呛咳

4)手足抽搐:

甲状旁腺误伤,血钙浓度下降,最有效的治疗是口服双氢速甾醇油剂,能明显提高血钙含量

5)甲状腺危象:

多发生于术后 12~36 小时

主要表现为:高热(>39℃)

脉快(>120 次/分)、大汗、烦躁不安

立即处理:

①口服复方碘化钾溶液首次 3~5ml 或紧急时将 10%碘化钠 5~10ml 加入 10%葡萄糖溶液 500ml 中静脉滴注。

②氢化可的松:分次静脉滴注,以拮抗应激反应。

③肾上腺素能阻滞药:普萘洛尔 5mg 加入葡萄糖溶液 100ml 中静脉滴注。

④镇静药:常用苯巴比妥钠 100mg。

⑤降温:保持病人体温在 37℃左右。

⑥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溶液补充能量。

⑦吸氧:减轻组织缺氧。

⑧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黄制剂。

【例题】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的原因是( )

A.甲状腺切除过多

B.喉返神经损伤

C.喉上神经损伤

D.喉痉挛

E.喉头水肿

【答案】B

【考点 31】食管癌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清洁灌肠,术日晨常规置胃管。

2.术后护理

(1)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

(2)呼吸道护理:密切观察呼吸状态

(3)维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

(4)禁食

1)禁饮禁食

①术后 3~4 天吻合口处于充血水肿期,需禁饮禁食

②禁食期间不可下咽唾液

③禁食期间持续胃肠减压

④术后 3~4 天待排气、胃肠减压引流量减少后,拔除胃管

2)饮食护理

①停止胃肠减压 24 小时后,若无反应可开始进食

②避免进食生、冷、硬食物

③进食量过多、过快或因吻合口水肿可导致进食时呕吐

④术后 3~4 周再次出现吞咽困难,应考虑吻合口狭窄

⑤食管胃吻合术后病人可能有胸闷,指导病人少食多餐

⑥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可发生胃液反流至食管

(5)胃肠减压的护理

①术后 3~4 天内持续胃肠减压

②严密观察引流

③术后 6~12 小时若引流出大量鲜血或血性液,应考虑吻合口出血

④按时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

⑤胃管脱出后应严密观察病情

(6)胃肠造瘘术后的护理:观察造瘘管周围有无渗出液或胃液漏出

(7)结肠代食管术后护理:保持置于结肠袢内的减压管通畅,注意观察腹部体征

(8)放疗化疗期间的护理:应充分休息,合理调配饮食,注意口腔卫生,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9)并发症的护理

1)吻合口瘘:术后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 50%

发生原因有:

①食管无浆膜覆盖、肌纤维呈纵形走向

②食管血液供应呈节段性

③吻合口张力大

④感染、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吻合口瘘护理措施:

①禁食,直至吻合口瘘愈合

②行胸腔闭式引流并常规护理

③加强抗感染治疗及肠外营养支持

④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⑤需再次手术者,应积极配合医师完善术前准备

2)乳糜胸:多因伤及胸导管所致

多发生在术后 2~10 天

术后密切观察

若诊断成立,应迅速处理,即置胸腔闭式引流

【例题】食管癌术后病人若引流出大量鲜血或血性液,病人出现烦躁、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等,

应考虑( )

A.乳糜胸

B.吻合口出血

C.活动性出血

D.代食管的结肠袢坏死

E.吻合口瘘

【答案】B

【考点 32】烧伤

(一)病理生理

根据烧伤的病理生理反应及其病程演化过程分为三期,各期常互相重叠。

1.休克期 严重烧伤后,最早的反应是体液渗出。烧伤后的体液渗出可自伤后数分钟即开始,至 2~3 小时

最快,8 小时达高峰,12~36 小时减缓,48 小时后趋于稳定并开始回吸收。烧伤后 48 小时内,最大的危险是低

血容量性休克,临床称为之休克期。

2.感染期 严重烧伤所致的全身应激性反应,对致病菌的易感性增加,早期即可并发全身性感染。烧伤后皮

肤生理屏障损坏,创面成为致病菌的培养基,感染的威胁将持续至创面完全愈合。即使浅度烧伤,若早期处理不

当,亦可发生创周炎症(如蜂窝织炎等)。深度烧伤形成焦痂,至伤后 2~3 周进入组织溶解期,此为并发全身性

感染的第二个高峰。创面污秽、出现褐色、绿色坏死斑片、覆盖脓性分泌物,并有臭味,边缘皮肤亦被侵袭溶解,

即使细菌未侵入血液,也可致死,此称“烧伤创面脓毒血症”。

3.修复期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根据烧伤面积、深度和部位而定。

1.烧伤面积 我国统一使用的烧伤面积计算法有;

(1)手掌法伤者本人五指并拢的手掌面积约为体表总面积的 1%,五指自然分开的手掌面积约为 1.25%,

此法较简易,亦可辅助九分法评估。

(2)中国新九分法将人体按体表面积划分为 11 个 9%的等份,另加 1%,构成,100%。适用于较大面积烧

伤的评估,可简记为:3.3.3(头、面、颈),5.6.7(双手、双前臂、双上臂),5.7.13.21(双臀、双足、双小

腿、双大腿),13.13(躯干),会阴 1。

2.烧伤深度 通常采用三度四分法,即分为Ⅰ度、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Ⅰ度、浅Ⅱ度为浅度烧伤,深Ⅱ

度和Ⅲ度则为深度烧伤。

Ⅰ度烧伤 又称红斑烧伤,仅伤及表皮层,生发层存在。表现为皮肤灼红,痛觉过敏,干燥无水疱,3~7

日愈合,脱屑后初期有色素加深,以后逐渐消退、不留痕迹。

浅Ⅱ度烧伤 伤及表皮的生发层与真皮浅层,有大小不一的水疱,泡壁较薄、内含黄色澄清液体、基底潮红

湿润,疼痛剧烈,水肿明显。2 周左右愈合,有色素沉着,无瘢痕。

深Ⅱ度烧伤 伤及真皮层,可有水疱,疱壁较厚、基底苍白与潮红相间、稍湿,痛觉迟钝,有拔毛痛。3~4

周愈合,留有瘢痕。

Ⅲ度烧伤 伤及皮肤全层,可达皮下、肌肉或骨骼。创面无水疱,痛觉消失,无弹性,干燥如皮革样或呈蜡

白、焦黄,甚至炭化成焦痂,痂下水肿。

3.烧伤严重程度 根据烧伤面积和烧伤深度进行综合性评估.以利伤员分类治疗和评价疗效。我国多采用的

分度法是:

轻度烧伤:Ⅱ度面积<9%。

中度烧伤:Ⅱ度面积为 10%~29%或Ⅲ度面积不足 10%。

重度烧伤:总烧伤面积达 30%~49%或Ⅲ度面积达 10%~19%,或虽然Ⅱ度、Ⅲ度烧伤面积不足上述百分

数,但病人已并发休克、吸入性损伤或合并较重的复合伤。

特重烧伤:总烧伤面积>50%或Ⅲ度>20%,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4.吸入性损伤 既往称之为呼吸道烧伤。致病原因不仅是热力本身,还包括热力作用(燃烧)时产生的含有

损害性化学物质的烟雾,后者吸入支气管和肺泡后,具有局部腐蚀和全身毒性作用,因吸入性窒息,有些甚至无

体表烧伤即已死亡。

(三)治疗原则

1.现场救护 主要目的是尽快消除致伤原因、脱离现场和施行生命救治。

(1)迅速脱离热源

(2)抢救生命:是急救的首要任务。大多数严重烧伤伤员最初意识清晰,且积极合作。若伤员获救后反应

迟钝,应怀疑合并颅脑损伤或已休克,若心跳呼吸停止,应即刻就地实施心肺复苏。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保护创面和保暖

(5)纠正低血容量

(6)镇静镇痛及稳定伤员情绪

(7)尽快转送

2.烧伤处理

(1)保护烧伤创面、防止和清除外源性污染

(2)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为液体疗法:国内通用的补液方案是按烧伤面积和体重计算补液量,即:

伤后第一个 24 小时,每 1%烧伤面积(Ⅱ度、Ⅲ度)每千克体重应补充液体 1.5ml(小儿为 1.8ml,婴儿为 2m1),

其中晶体液量和胶体液量之比为 2:1,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 2000ml(小儿按年龄或体重计算),即为补液总量。

晶体液首选平衡液、林格液等,并适当补充碳酸氢钠;胶体液首选同型血浆,亦可给全血或血浆代用品,但用量

不宜超过 1000ml,Ⅲ度烧伤应输全血;生理需水量多用 5%~10%葡萄糖液。上述总量的一半,应在伤后 8 小时

内输完,另一半在其后的 16 小时输完。伤后第二个 24 小时补液量,按第二个 24 小时计算量的 1/2,再加每日

生理需水量补给。第三个 24 小时补液量,视伤员病情变化而定。

(3)防治感染:防治全身性感染的措施包括:①及时、积极地纠正休克;②正确处理创面:深度烧伤创面

应及早切痂、削痂和植皮;③合理使用抗生素,感染控制后,应及时停药,以防菌群失调或并发二重感染;④加

强支持治疗:平衡水电解质,给予营养支持,尽可能选择肠内营养。

(4)促使创面愈合、降低致残率

(四)护理措施

1.吸入性损伤的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伤员深呼吸,用力咳嗽及咳痰。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翻身拍背。对衰弱无力、

咳痰困难、气道内分泌物多、有坏死组织脱落者,均应及时经口鼻或气管插管予以吸净。必要时经气管插管或气

管切开插管及施行机械辅助通气。

(2)吸氧:氧浓度一般不超过 40%,一氧化碳中毒者给纯氧吸入。

(3)控制输液量:严格掌握并观察记录输液量及速度,少输库存血,防止急性肺水肿等发生。

(4)严密监测:按呼吸功能评估的各项要点进行监测。

2.休克期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准确输液和保证输液途径的通畅,根据伤情合理分配液体量、液体性质和决

定输入速度等。

液体疗法有效的评估标准是:伤员神志清醒、尿量成人为 30~50ml/h(儿童为 20ml/h,婴儿为 1ml/(kg.h),

CVP6~12cmH2O,血清电解质,如[K+]、[Na+]值正常。伤员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

尽量避免口服补液,若病情平稳,口渴较重,在严密观察下,适量服用每升含氯化钠 0.3g、碳酸氢钠 0.15g

的烧伤饮料。

3.创面护理

(1)包扎疗法护理:包扎疗法适用于小面积或肢体部位创面,可用生理盐水、0.5‰氯己定或碘附等消毒后,

涂以烧伤软膏,覆盖厚层纱布后包扎;包扎厚度为 3~5cm,包扎范围超过创面边缘 5cm。Ⅱ度烧伤者的水疱可保

留或用空针抽出内液,破裂的水疱囊及异物应予清除,创面用 1%磺胺嘧啶银糊等涂布。包扎疗法护理如下:

1)采用吸水性强的敷料,包扎压力均匀,达到要求的厚度和范围。

2)抬高肢体,保持关节各部位尤其是手部的功能位和髋关节外展位。

3)观察肢体末梢的血循环情况,如皮温和动脉搏动。

4)保持敷料干燥,若被渗液浸湿、污染或有异味,应及时更换。

(2)暴露疗法护理:特殊部位,如头、面、颈、会阴部不便包扎的创面亦可用暴露疗法或半暴露疗法,趋

于愈合或小片植皮的创面亦可半暴露。

暴露疗法的护理重点是保持创面干燥、促使焦痂或痂皮早日形成且完整。

1)控制室温于 28~32℃,湿度于 70%左右。

2)随时用无菌吸水敷料或棉签吸净创面渗液,尤其是头面部创面。

3)适当约束肢体,防止无意抓伤。

4)焦痂可用 2%碘酊涂擦 2~4 日,每日 4~6 次。

5)用翻身床或定时翻身,避免创面因受压而加深。

6)环形焦痂者,应注意呼吸和肢体远端血运。

7)创面不应覆盖任何敷料或被单。

(3)半暴露创面护理:用单层抗生素或薄油纱布紧密覆盖于创面称为半暴露疗法。主要护理是保持创面干

燥,预防感染。

4.感染的护理

(1)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宜设有层流装置的单人病房。

(2)严密观察病情,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烧伤创面感染灶和脓毒血症。

(3)做好口腔及会阴部护理,防止创面污染。

(4)加强各种治疗性导管的护理,严格无菌原则。

(5)定期做室内环境、创面、血液及各种排泄物、分泌液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用广谱高效

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

(6)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5.疼痛护理 减轻痛苦的非药物性方法有精神放松、引导和转移注意力、音像良性刺激等。一般性镇痛药,

应选用多种剂型、多种途径给药。

【例题】大面积烧伤早期发生的休克多为( )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心源性休克

C.过敏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

【答案】A

【考点 33】骨盆

骨盆为生殖器官所在,也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其大小、形状对分娩有直接影响。

(一)骨盆的组成及分界

1.组成 骨盆由左右两块髋骨和一块骶骨及一块尾骨组成。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骶骨

由 5~6 块骶椎合成;尾骨由 4~5 块尾椎组成。骨与骨之间有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及骶尾关节。以上关节和耻骨

联合周围均有韧带附着,以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骶结节韧带和骶骨、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较为重

要。

2.分界 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即髂耻线)为界,分界线以上部分为假骨盆;分界线

以下为真骨盆。测量假骨盆的某些径线,可作为了解真骨盆大小的参考。真骨盆的标记有:①骶骨岬;②坐骨棘;

③耻骨弓。

(二)骨盆的平面及径线

为了便于理解分娩过程时胎儿通过骨产道的过程,一般将骨盆腔分为 3 个假想平面。

1.骨盆入口平面 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后面为骶岬。是真假骨盆的交界面,呈横椭圆形。

有 4 条径线: (1)入口前后径:也称真结合径,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 11cm,是胎

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重要径线。

(2)入口横径:两侧髂耻线间的最大距离,平均值约为 13cm。此径线为入口平面最长的径线。

(3)入口斜径:左右各一,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反之为右斜径。平均值约为 12.75cm。

2.中骨盆平面 是骨盆最小平面,呈前后径长的纵椭圆形。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

骨下端。此平面具有产科临床重要性,有 2 条径线: (1)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 11.5cm。 (2)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为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 10cm,其长短与分娩关系密切。

3.骨盆出口平面 由两个不在一个水平面上的两个三角区组成。坐骨结节间径为两个三角共同的底,前三角

平面的顶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弓;后三角平面的顶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此平面有 4 条径线: (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 11.5cm。 (2)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为两坐骨结节内侧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 9cm。是出口的重要径线。

(3)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 6cm。 (4)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 9cm。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后

矢状径较长,两径线之和>15cm 时,一般大小的胎头可利用后三角经阴道娩出。

【例题】正常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径平均值是( )

A.11cm

B.12cm

C.13cm

D.13.5cm

E.10cm

【答案】A

【考点 34】正常分娩妇女的产程护理

(一)第一产程妇女的观察和护理

1.临床表现

(1)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约 30 秒),间歇期较长(约 5~6 分钟)。随着产程进展,

持续时间延长(约 50~60 秒),且强度不断增加,间歇期逐渐缩短(约 2~3 分钟)。当宫口近开全时,宫缩持续

时间可长达 1 分钟或以上,间歇期仅为 1 分钟或稍长。

(2)宫颈扩张:阴道检查或肛门检查可以确定宫口扩张程度。第一产程又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是指

从临产出现规律宫缩至子宫颈扩张 3cm,此期子宫颈扩张速度较慢,平均每 2~3 小时扩张 1cm,约需 8 小时,最

大时限为 16 小时,超过 16 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活跃期是指从宫颈扩张 3cm 至宫口开全 10cm,宫颈扩张速度

显著加快,约需 4 小时,最大时限为 8 小时,超过 8 小时称为活跃期延长。

若宫颈不能如期扩张,多因子宫收缩乏力、胎位不正、头盆不称等原因存在。当宫口开全时,宫口边缘消失,

子宫下段及阴道形成宽阔的筒腔。

(3)胎头下降程度:是决定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观察项目。判断胎头下降程度,定时行肛门检查或阴道检

查,明确胎头颅骨最低点的位置,判断胎位。

(4)胎膜破裂:宫缩时,子宫羊膜腔内压力增高,胎先露部下降,将羊水阻断为前、后两部,在胎先露部前

面的羊水量不多约为 100ml,称为前羊水,它有助于扩张宫颈口。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逐渐加强,子宫羊膜腔

内压力更高,当羊膜腔内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胎膜自然破裂,称为破膜。破膜多发生于宫口近开全时。

2.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待产妇于临产后入院,当发生特殊情况如胎膜早破、阴道流血量多等,应紧急入院。

1)应提供安静无刺激性的环境。

2)给予待产妇心理上的支持。

3)做好健康教育。

4)监测生命体征:入院后应测体温、脉搏、血压,如体温>37.5℃,脉搏>100 次/分,应通知医生进行治

疗。血压应每 4-6 小时测一次,若血压≥140/90mmHg,应警惕待产妇发生抽搐的可能。

5)观察并发症的征象:如有头晕、眼花、头痛、呕吐、上腹部痛,子宫收缩异常,待产妇烦躁不安、呼吸困

难等应引起高度重视。注意阴道流血量,若阴道流血为鲜红色、量多大于月经量,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除外前置

胎盘或胎盘早剥等情况发生。

6)备皮:一般初产妇常规行外阴备皮。

7)灌肠:初产妇宫口开大 3cm 以下且无特殊情况,可给予 0.2%肥皂水灌肠。其目的是通过反射作用刺激子

宫收缩,同时清洁直肠,避免分娩时粪便溢出污染消毒区域。若有胎膜破裂、阴道异常流血、心肌病、胎儿窘迫、

胎头高浮或胎头下降很低压迫直肠达不到目的时,应禁止灌肠。灌肠后要观察子宫收缩,勤听胎心。

8)活动:宫缩不强且未破膜的待产妇可在室内走动,可有助于加速产程进展。但如有并发症的待产妇,如阴

道流血多、头晕、眼花等自觉症状,应卧床取左侧卧位。

9)注意破膜时间:破膜后应立即卧床,听胎心音,行肛诊,注意观察有无脐带脱垂征象,记录破膜时间,羊

水量及性状,破膜时间>12 小时尚未分娩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系头位,羊水混有胎粪呈黄绿色,表

示胎儿宫内缺氧,应积极处理。

10)饮食:鼓励待产妇少量多次进食,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并注意补充水分。

11)预防尿潴留:临产后护理人员应每 2~4 小时提醒待产妇排尿一次,以防止膀胱过度膨胀影响胎先露下降

及子宫收缩,延长产程。

12)做好基础护理。

(2)产程护理:严密观察产程进展,以及待产妇、胎儿对临产的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1)产程图:产程图以临产时间(h)为横坐标,以宫颈扩张度(cm)为纵坐标在左侧,胎头下降程度在右侧,

画出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的曲线。

2)勤听胎心音:可用胎心听诊器或胎儿监护仪。正常胎心率为 120~160 次/分。

临产后,应每隔 1 小时在宫缩间歇时听取胎心音一次,每次听一分钟并记录。宫缩紧时应每 30 分钟听取一

次。当宫缩停止后,如出现胎心率下降久不恢复、胎心不规律、胎心>160 次/分或<120 次/分、胎儿监护显示

胎心有晚减速,则表示有胎儿窘迫,应即刻给待产妇吸氧,左侧卧位,并通知医生。

枕先露的胎心音在待产妇脐下听到,如胎头已衔接,则在接近骨盆的边缘处可听到。臀位一般在脐上和平脐

处听到。听取胎心音时要注意与待产妇主动脉搏动或子宫杂音区别开,如有怀疑时,可同时测待产妇的桡动脉以

鉴别。

3)观察子宫收缩:最简单的方法是助产人员将一手手掌放于待产妇腹壁上,宫缩时宫体部隆起变硬,间歇期

松弛变软。应定时连续观察宫缩的持续时间、频率、强度,并做好记录。

4)肛门检查:应在宫缩时进行。肛门检查主要了解子宫颈软硬程度、厚薄、宫口扩张程度,此外,还可了解

胎膜是否破裂、骨盆腔大小、胎儿先露部及先露部下降的程度。若有异常阴道流血或怀疑有前置胎盘者,应禁止

肛查,以免诱发出血。

5)阴道检查:应在严密消毒外阴后进行,检查者戴无菌手套。

初产妇宫口开全至 10cm,经产妇宫口开大 3~4cm 且宫缩好,可护送产房准备接生。

(二)第二产程妇女的观察和护理

1.临床表现

第二产程宫缩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产力最强。宫口开全后,若仍未破膜,常影响胎头下降,应行人工

破膜。破膜后,宫缩可暂时停止,待产妇略感舒适。随后宫缩重现且较前增强,每次持续 1 分钟或以上,间歇期

仅 1~2 分钟,待产妇有排便感。随着产程进展,会阴逐渐膨隆和变薄,肛门括约肌松弛。胎头于宫缩时暴露于

阴道口,当宫缩间歇时又缩回阴道内,称为胎头拨露。随着产程进一步发展,在宫缩间歇时,胎头也不再回缩,

此时胎头双顶径已越过骨盆出口,称为胎头着冠。此后会阴极度扩张,产程继续进展,娩出胎头,接着胎头复位、

外旋转、前肩、后肩、躯体相继娩出,并伴随后羊水涌出。

经产妇的第二产程较短,上述临床表现不宜截然分开,有时仅需几次宫缩,即可完成胎儿娩出。因此要密切

观察产程进展,以免发生意外。

第二产程时待产妇的阴道血性分泌物增加,宫缩加强。此时胎头降至骨盆出口压迫骨盆底组织,待产妇在宫

缩时不由自主地向下屏气用力,主动增加腹压,体力消耗很大,常表现为大汗淋漓,四肢随意活动,腰骶酸痛,

小腿肌肉痉挛。

2.护理措施

(1)指导待产妇正确使用腹压:第二产程虽然时间短,但发生异常情况的可能性相对较多。应严密观察待产

妇的一般情况,测血压,听胎心音。指导待产妇在宫缩时屏气用力,增加腹压,将胎儿娩出,是第二产程的首要

护理目标。待产妇一般釆取半坐卧位,双腿屈曲,双脚置于脚蹬上,待产妇双手握住产床边把手。在宫缩间歇时,

待产妇应尽量放松,安静休息。

(2)脐带处理:用无菌纱布擦净脐根周围后,在距脐根 0.5~1.0cm 处用气门芯或脐带夹结扎脐带,或用粗

丝线分别在距脐根 0.5cm、1.0cm 处结扎两遍,注意用力适当,必须扎紧,以防脐带出血。于线上 0.5cm 处剪断

脐带,挤净断面上的脐血,用 20%高锰酸钾或 2.5%碘酊及 75%乙醇消毒脐带断面,注意高锰酸钾不可触及新生儿

皮肤,以免皮肤烧伤。以脐纱包好,挤带卷固定。更多资料加微信领取swktzls

(三)第三产程妇女的观察及护理

1.临床表现

胎盘剥离:胎儿娩出后,产妇顿感轻松,子宫底降至平脐,宫缩暂停几分钟后又重出现。因胎儿娩出后子宫

腔容积突然明显缩小,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而剥离排出。

胎盘剥离征象:子宫体变硬呈球形,胎盘剥离后降至子宫下段,下段被扩张,子宫体呈狭长形被推向上,子

宫底升高达脐上;阴道突然流出大量血液;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用手掌

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子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2.护理措施

(1)协助胎盘娩出:当确定胎盘完整剥离时,应在宫缩时用左手握住子宫底轻压子宫,嘱产妇稍向下用力,

同时右手轻轻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助产士切忌在胎盘尚未完全剥离之前,用手按揉、下压子宫底或牵拉脐

带,以免引起胎盘部分剥离而出血或拉断脐带,甚至造成子宫内翻。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刺激其收缩以减少出

血。

如胎儿娩出后 15~30 分钟,排除膀胱充盈及给宫缩剂后胎盘仍不排出,可经脐静脉注入 40℃生理盐水 200~

500ml,利用膨胀绒毛和温热的刺激,促使胎盘剥离。如经上述处理仍无效者,应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下行

手取胎盘术。

(2)检查胎盘胎膜:将胎盘铺平,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注意有无胎盘小叶缺损,血管有无断裂,

及时发现副胎盘。若发现有残留胎盘和胎膜时,应产后刮宫。

(3)检查软产道: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会阴、小阴唇内侧、尿道口周围、阴道及宫颈有无裂开。如有裂伤,

应立即缝合。缝合前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预防伤口感染。

(4)预防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遵医嘱注射缩宫素。

(5)新生儿即时护理:新生儿娩出后,采用阿普加评分法(Apgar)判断新生儿有无窒息或窒息的程度。以

出生后 1 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五项体征为依据,每项 0~2 分,满分 10 分。8~10

分为正常新生儿;4~7 分为轻度窒息,需积极处理,如吸氧、插管吸痰等;0~3 分为重度窒息,需紧急抢救,

如气管插管、脐静脉给药或气管内给药等。在抢救过程中,应在不同时间继续评分。一般于生后 1 分钟、5 分钟,

各进行一次评分。

1)新生儿保暖:因产房环境的温度和母体内温度相差甚多,且新生儿出生时全身潮湿,加上新生儿体温调节

功能不完善,在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给予保暖,以预防体热散失过速。用毛巾将新生儿身上的血迹,黏液擦掉,

胎脂部位可用消毒花生油棉球拭去,尤其是皮肤皱褶处。动作要轻、快,注意保暖,可在辐射开放台上进行操作。

2)早开奶:在出生 30 分钟至 1 小时内,若新生儿无异常情况,应裸体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将新生儿放置

于母亲的胸部进行早开奶 30 分钟。通过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房,可刺激垂体释放催乳素及缩宫素,促使早下奶并

可预防产后出血,同时也建立了母婴情感的交流。

3)新生儿测量体重、身长,右手腕系上写有母亲姓名和病历号的手腕条,将婴儿右脚底纹印在婴儿病历上。

(6)产后即时护理 分娩后继续在产房内观察 2 小时。因为此阶段产妇易发生并发症,最常见是产后出血。

因此,给产妇提供擦浴,更换衣服,保暖的同时,应观察子宫收缩,子宫底高度,膀胱充盈度,阴道流血量,会

阴阴道内有无血肿。每 15~30 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脉搏,询问产妇有无头晕、乏力等。同时注意以下情况: 1)阴道流血不多,但宫缩欠佳,子宫底上升表示子宫腔内有积血,应挤压子宫底排出积血,同时按摩子宫,

给予宫缩剂。

2)注意膀胱是否过胀,必要时导尿,以免影响子宫收缩。

3)产妇自觉肛门坠胀感,应警惕有会阴阴道血肿,应行肛门检查以便确诊。若血肿较小时,可严密观察其

发展趋势,若血肿较大或持续增大时,需切开止血,重新缝合。

4)阴道壁血肿:应行肛门检查以便确诊和处理。

【例题】临产的重要标志是( )

A.见红,规律宫缩,宫口扩张不明显

B.见红,先露下降,伴有尿频

C.规律宫缩,破膜,伴有见红

D.规律宫缩,逐渐增强,伴随进行性宫口扩张和先露下降

E.见红,破膜,规律宫缩

【答案】D

【考点 3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以下分类:

1.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首次出现 BP≥140/90mmHg,并于产后 12 周内恢复正常;蛋白尿(-);病人可伴有

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

2.子痫前期

(1)轻度:妊娠 20 周后出现 BP≥140/90mmHg;蛋白尿≥0.3g/24h 或随机尿蛋白(+);可伴有上腹部不适、

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2)重度:BP≥160/100mmHg;尿蛋白≥2.0/24h 或随机尿蛋白≥(++);血清肌酐>106μmol/L,血小板

<100×109

/L;出现微血管溶血;血清 ALT 或 AST 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不适。

3.子痫 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出现抽搐发作,或伴昏迷,称为子痫。子痫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前,称产

前子痫;少数发生于分娩过程中,称产时子痫;个别发生于产后 24 小时内,称产后子痫。

子痫典型发作过程:先表现为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头扭向一侧,牙关紧闭,继而口角及面部肌肉颤动,数

秒后全身及四肢肌肉强直,双手紧握,双臂伸直,发生强烈的抽动。抽搐时呼吸暂停,面色青紫。持续 1 分钟左

右,抽搐强度减弱,全身肌肉松弛,随即深长吸气而恢复呼吸。抽搐期间病人神志丧失。病情转轻时,抽搐次数

减少,抽搐后很快苏醒,但有时抽搐频繁且持续时间长,病人可陷入深昏迷状态。抽搐过程中易发生唇舌咬伤、

摔伤甚至骨折等多种创伤,昏迷时呕吐可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高血压孕妇于妊娠 20 周以前无蛋白尿,若孕 20 周后出现蛋白尿≥0.3g/24h;

或妊娠 20 周后突然出现蛋白尿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减少(<100×109

/L)。

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妊娠前或妊娠 20 周前血压≥140/90mmHg,但妊娠无明显加重;或妊娠 20 周后首次

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 12 周以后。

【例题】不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是( )

A.子痫前期

B.子痫

C.癫痫

D.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E.妊娠期高血压

【答案】C

【考点 36】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临床表现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产后体温一般多在正常范围。有些产妇产后 24 小时内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

不超过 38℃,这可能与产程延长或过度疲劳有关。未母乳喂养的产妇或未做到及时有效的母乳喂养的产妇,通

常于产后 3~4 日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可有发热,称为泌乳热。体温高达 38.5~39℃,一般仅持续数小

时,最多不超过 16 小时,体温即下降,不属病态。产后脉搏在正常范围内,略缓慢,约 60~70 次/分,与子宫

胎盘循环停止及卧床休息有关,一般产后 1 周可恢复正常。产后呼吸深而慢,约 14~16 次/分。由于产后腹压降

低,膈肌下降,由妊娠期的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血压一般无变化,但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产后血

压有明显的下降。

2.褥汗 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出汗多,尤其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一般 1 周内可自行好转,

不属病态。

3.产后宫缩痛 产褥早期因子宫收缩,常引起阵发性的腹部剧烈疼痛,尤其是经产妇更为明显,称为产后宫

缩痛。一般持续 2~3 日后会自行消失。当婴儿吸吮产妇乳房时,可反射性刺激神经垂体分泌缩宫素增加,使疼

痛加重。

4.子宫复旧 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变得圆而硬,子宫底在脐下一横指。产后第 1 日因子宫颈外口升至坐骨

棘水平,使子宫底稍上升平脐,以后每日下降 1~2cm,产后 10 日子宫降入骨盆腔内,此时腹部检查于耻骨联合

上方扪不到子宫底。

5.会阴 产后会阴可有轻度水肿,一般于产后 2~3 日自行消退,若有会阴侧切伤口或撕裂修补者,会阴处

常有疼痛。更多资料加微信领取swktzls

6.恶露

(1)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时有小血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血性恶露持续 3~ 4 天,子宫出血量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恶露。

(2)浆液恶露:色淡红含多量浆液,少量血液,但有较多 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黏液、宫腔渗出液,且有

细菌。浆液恶露持续 10 天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变为白色恶露。

(3)白色恶露:黏稠,色泽较白。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白色恶露持续 3 周干

净。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 4~6 周,总量约 250~500ml。但若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残留胎盘、

大量胎膜或合并感染时,恶露增多,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并有臭味。

【例题】关于正常恶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血性恶露约持续 2 周

B.浆液性恶露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等

C.白色恶露持续约 1 周

D.恶露含血液、胎盘绒毛碎片、坏死蜕膜组织等

E.胎盘或胎膜残留时恶露增多

【答案】E

【考点 37】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一)体重 出生时体重平均为 3kg,第 1 个月可增长 600~1000g;3 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 2 倍(6kg),

1 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 3 倍(9.5~10.5kg),2 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 4 倍(12~13kg),2 岁后到青春前期体

重每年稳步增长约 2kg。进入青春期后体格生长复又加快,体重猛增,呈现第 2 个生长高峰。

为便于日常应用,可按以下公式粗略估计小儿体重:

1~6 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

7~12 月:体重(kg)=6(kg)+月龄×0.25

2~青春期前:体重(kg)=年龄×2+8kg

(二)身长(高) 身长(高)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3 岁以下仰卧位

测量身长,3 岁以后立位测量身高。卧位与立位测量值约相差 0.7~1cm。身长的增长规律与体重增长相似,年龄

越小增长越快,也出现婴儿期和青春期 2 个生长高峰。新生儿出生时平均 50cm,1 岁时 75cm,2 岁时 85cm。 2~12 岁身长(高)的估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岁)×7+70(cm)。

(三)头围 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称为头围,与脑和颅骨的发育密切相关。胎儿时期脑发

育最快,故出生时头围相对较大,约 33~34cm。头围在 1 岁以内增长较快,前 3 个月和后 9 个月都约增长 6cm, 故 1 岁时为 46cm。1 岁以后头围增长明显减慢,2 岁时为 48cm,5 岁时为 50cm,15 岁时 54~58cm(接近成人头

围)。头围测量在 2 岁前最有价值。较小的头围(<X-2SD)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快则提示脑积水。

(四)牙齿 人的一生有乳牙 20 颗、恒牙 32 颗两副牙齿。生后 4~10 个月乳牙萌出,12 个月未萌出者为

乳牙萌出延迟,约于 2.5 岁时乳牙出齐。6 岁左右萌出第一颗恒牙,6~12 岁阶段乳牙逐个被同位恒牙替换,此

期为混合牙列期。12 岁萌出第二恒磨牙,18 岁萌出第三恒磨牙(智齿)。

【例题】小儿乳牙出齐的年龄为( )

A.2.5 岁

B.3 岁

C.3.5 岁

D.5 岁

E.2 岁

【答案】A

【考点 38】新生儿黄疸

1.生理性黄疸 足月儿在生后 2~3 天即出现黄疸,4~5 天最重,一般 2 周内消退,早产儿黄疸多发生在生

后 3~5 天,5~7 天达高峰,7~9 天消退,最长可延迟至 3~4 周,(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 221umol/L

(12.9mg/dl),早产儿<257umol/L(15mg/dl),但患儿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

2.病理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红素血症可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与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

疸以前者多见。

特点: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视为病理性黄疸。

①黄疸出现过早(24 小时内)。

②黄疸程度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umol/L(12.9mg/dl),早产儿>257umol/L(15mg/dl)。

③黄疸进展快:血清胆红素迅速增高,每日上升>85.5umol/L(5mg/dl)。

④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退而复现:足月儿>2 周,早产儿>4 周。

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2umol/L(2mg/dl)。

【例题】关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正确的为( )

A.一般状况好

B.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7µmol/L

C.足月儿生后 2~3 天出现

D.足月儿黄疸持续时间不超过 2 周

E.以结合胆红素为主

【答案】E

【考点 39】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惊厥、手足抽搐、喉痉挛发作,常伴有烦躁、睡眠不安、易惊、夜啼、多汗等症状。

1.惊厥 惊厥发作多见于婴儿。表现为突然发生两眼上翻,面肌抽动,四肢抽动,神志不清。发作时间持续

数秒至数分钟,发作时间持续久者可有发绀。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精神委靡而入睡,醒后活泼如常。发作次数

可数日 1 次至 1 日数次甚至数十次。一般不发热,发作轻时仅有短暂的眼球上蹿和面肌抽动,神志仍清。

2.手足抽搐 手足抽搐多见于较大的婴儿、幼儿和年长儿童。表现为突然发生手足肌肉痉挛成弓状,手腕屈

曲,手指僵直,拇指内收贴紧掌心,踝关节僵直,足趾弯曲向下,发作停止后活动自如。

3.喉痉挛 喉痉挛主要见于婴儿。表现为喉部肌肉、声门突发痉挛,出现呼吸困难,吸气时喉鸣。严重者可

发生窒息而死亡。

4.特殊性体征 在不发作时,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引出下列体征:

(1)面神经征:以指间或叩诊锤轻击患儿颧弓与口角间的面颊可引起眼睑和口角抽动者为阳性,新生儿可

呈假阳性。

(2)陶瑟征: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打气使压力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5 分钟之内该手出现抽搐

为阳性。

(3)腓反射:用叩诊锤骤击膝下外侧腓骨头上方,可引起足向外侧收缩者为阳性。

【例题】男,6 个月,冬季出生,人工喂养,平时睡眠不安、多汗、今晒太阳后突发全身抽搐 5~6 次,每

次 1 分钟左右,惊厥停止后活泼如常,体温 37℃,你认为该患儿发生( )

A.化脓性脑膜炎

B.低血糖休克

C.高热惊厥

D.癫痫

E.手足搐搦症

【答案】E

【考点 40】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一、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2.维生素 D 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含维生素 D 少,若日光照射不足或未添加鱼肝油等,则易患佝偻病。

3.维生素 D 的需要量增加

4.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 D 及钙磷的吸收和利用;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糖皮质

激素均可导致小儿发生佝偻病。更多资料加微信领取swktzls

二、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一)初期 多数小儿出生 3 个月左右起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

间啼哭。常伴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尤其头部多汗而刺激头皮,致婴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

此期常无明显骨骼改变,X 线检查可正常或临时钙化带稍模糊;血生化检查血钙浓度正常或稍低,血磷浓度

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增高。若未经适当治疗,可发展为极期。

(二)极期 除有上述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及智力发育迟缓。

1.骨骼改变

(1)头部:3~6 个月患儿可见颅骨软化,重者可出现乒乓球样的感觉;7~8 个月患儿可有方颅或鞍形颅;

前囟增宽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牙釉质缺乏并易患龋齿。

(2)胸部:胸廓畸形多见于 1 岁左右小儿。胸部骨骼出现肋骨串珠,以第 7~10 肋最明显;膈肌附着处的

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郝氏沟;胸骨突出,呈鸡胸或漏斗胸,影响呼吸功能。

(3)四肢:6 个月以上小儿腕、踝部肥厚的骨骺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佝偻病手镯或脚镯;小儿开始行

走后,由于骨质软化,因负重可出现下肢弯曲,形成“O”形腿或“X”形腿。常久坐位者可见脊柱后突或侧弯。

2.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患儿肌肉发育不良,肌张力低下,韧带松弛,表现为头颈软弱无力,坐、立、行等运

动功能落后,腹肌张力低,腹部膨隆如蛙腹。

3.神经、精神发育迟缓 重症患儿脑发育受累,条件反射形成缓慢,患儿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功

能低下,常伴发感染。更多资料加微信领取swktzls

三、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和控制病情活动,故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1.活动期 合理喂养,多晒太阳;给予维生素 D 制剂,口服法:每日 50~100μg(2000~4000IU)或 1,25- (OH)2D30.5~2.0μg,视临床和 X 线检查情况,4 周后改预防量,每日 400IU;注射法:用于重症和合并肺炎、

腹泻、急性传染病以及无法口服者,一次肌内注射维生素 D320 万~30 万 IU,3 个月后口服预防量。3 个月以内

小婴儿或有手足搐搦症病史的婴儿,在肌内注射维生素 D 前 2~3 日至注射后 2~3 周,口服钙剂,防止低钙抽搐。

2.恢复期 在夏季多晒太阳,冬季每日给予预防量口服。

3.后遗症期 加强体格锻炼,对骨骼畸形者可采用主动或被动运动矫正。严重骨骼畸形者需外科手术矫治。

四、护理措施

1.定期户外活动 指导家长带小儿定期户外活动,直接接受阳光照射。活动时间由短到长,从数分钟增加至

1 小时以上。夏季气温太高,应避免太阳直射,可在阴凉处活动,尽量多暴露皮肤。冬季室内活动时开窗,让紫

外线能够透过。

2.补充维生素 D (1)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素 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肝、蛋、蘑菇等。

(2)遵医嘱给予维生素 D 制剂,注意维生素 D 过量的中毒表现,如遇过量立即停服维生素 D。

3.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 衣着柔软、宽松,床铺松软,避免过早、过久地坐、站、走以防发生骨骼畸形。严

重佝偻病患儿肋骨、长骨易发生后骨折,护理操作时应避免重压和强力牵拉。

4.加强体格锻炼 对已有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如遗留胸廓畸形,可做俯卧位抬头展

胸运动;下肢畸形可施行肌肉按摩,“O”形腿按摩外侧肌,“X”形腿按摩内侧肌,以增加肌张力,矫正畸形。对

于行外科手术矫治者,指导家长正确使用矫形器具。

5.预防感染 保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避免交叉感染。更多资料加微信领取swktzls

6.健康教育

①给孕妇及患儿家长讲述有关疾病的预防、护理知识,宣传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 D、钙和蛋白质

的食物;尽早开始户外活动和晒太阳;早产儿、双胎儿生后 1 月即应补充 Vit D 800IU/d(20μg/d),3 个月后

改为 400IU/d(10μg/d);对处于生长发育高峰的婴幼儿更应加强户外活动,给予预防量维生素 D 和钙剂,并及

时添加辅食。

②以示范和指导练习的方式讲授户外活动、日光浴、服维生素 D 及按摩肌肉矫正畸形的方法。

【例题】佝偻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 )

A.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

B.食物中缺钙

C.缺乏维生素 D

D.甲状腺素缺乏

E.缺乏维生素 A

【答案】C

【考点 41】婴儿粪便

1.正常粪便

(1)胎粪:新生儿于生后第一次排出粪便呈墨绿色,质黏稠,无臭味,生后 12 小时内开始排便,持续 2~ 3 日,渐过渡为黄糊状粪便。

(2)人乳喂养儿粪便:纯人乳喂养儿粪便呈金黄色,均匀糊状,偶有细小乳凝块,不臭,有酸味,每日 2~ 4 次。

(3)牛、羊乳喂养儿粪便:呈淡黄色,较稠,多成形,为碱性或中性,量多,较臭,每日 1~2 次。添加淀

粉或糖类食物可使粪便变软。

(4)混合喂养儿粪便:母乳加牛乳喂养者粪便与喂牛乳者相似,但比较软、黄。无论何种方法喂养,添加

谷类、蛋、肉及蔬菜等辅食后,粪便性状均接近成人。

2.异常粪便

在食物量及种类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粪便次数突然增加、变稀,为异常。若平时粪便一直为每日 4~6 次,

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体重增长正常,属生理性腹泻。若粪便干结,多因进食蛋白质偏多、淀粉或糖

过少或肠蠕动弱、水分吸收过多所致;若粪便呈黑色,系肠上部及胃出血或用铁剂药物或大量进食含铁食物所致;

若粪便带血丝,多系肛裂、直肠息肉所致;若粪便呈灰白色,则表示胆道梗阻。

【例题】新生儿生后第一次排出的粪便颜色为( )

A.金黄色

B.淡黄色

C.灰白色

D.青色

E.墨绿色

【答案】E


【考点 42】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1.针头未刺入血管内,刺入过浅,或因静脉滑动,针头未刺入血管,表现为抽吸无回血,推注药液局部隆起、

疼痛。

2.针头(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内,即针头斜面部分在血管内,部分尚在皮下,表现为可抽吸到回血,但

推注药液可有局部隆起、疼痛。

3.针头(尖)刺破对侧血管壁,即针头斜面部分在血管内,部分在血管外,表现为抽吸有回血,部分药液溢

出至深层组织。

4.针头斜面穿透对侧血管壁,即针头刺入过深,穿透下面的血管壁,表现为抽吸无回血,药液注入深层组织。

【例题】护士遵医嘱为患者行 10%葡萄糖酸钙缓慢静脉推注,推注约 5ml 后护士发现推注稍有阻力,局部略

肿胀,抽无回血,发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静脉痉挛

B.针刺入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

C.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

D.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

E.针头刺入皮下

【答案】E

还有更多知识点总结,学习资料,可以添加微信免费领取,护考有问题就扫下方二维码加索微课堂赵老师微信:swktzls

2020年初级护师考点速记(附例题解析)(图1)